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6年前行彩超检查发现右肾包块,自行口服中药治疗6年,自觉病灶增大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血尿、尿频、尿急;饮食、睡眠、二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增减。专科检查:右肾区轻叩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培养、尿液分析无异常;肝功能正常;肿瘤标记物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眼反应分析仪(ORA)与压平式(GAT)、非接触式眼压计(NCT)眼压测量的差异.方法 对正常组、青光眼组及屈光术后组(分别为168眼、62眼、102眼)行ORA测量,正常组及屈光术后组行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青光眼组行压平眼压计测量,各组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结果 正常组、青光眼组及屈光术后组平均ORA测量值分别为(18.33±4.00) mmHg、(19.91 ±4.44) mmHg、(16.69±5.24) mmHg,NCT/GAT值分别为(17.44 ±3.53) mmHg、(18.90±3.74) mmHg、(13.91±4.99) mmHg),各组平均ORA测量值均高于NCT/GAT值;正常组及屈光术后组NCT值与CCT值存在中度相关性(r分别为0.466、0.472),青光眼组GAT值与CCT值存在中度相关性(r为0.434),ORA测量值在各组中与CCT均仅存在低度相关性(r分别为0.258、0.221、0.249).结论 与NCT及GAT比较,ORA测量值较少受角膜因素影响,能提供更接近真实眼压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形成性评价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儿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专业高职学生58人为研究对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每轮实习学生参加2次儿科查房,每次查房结束前让学生自己、同伴、科室总带教老师进行现场评价,然后请学生评价教学查房质量。[结果]学生2次查房质量评价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效果评价、教学效果4个维度和查房质量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可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查房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形成结合病例深入分析的临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1病例 例1:患者,女,38岁。患糖尿病史,因反复咳嗽2个月,伴咳黄痰20d,无发然,厌食,盗汗,于2001年2月3日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75mmHg,发育好,胸形正常,触诊左侧第八脊骨下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密集细小水泡音,心脏无异常,血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培训总目标和各分阶段目标,成立科室培训小组,加强入科教育,给新护士选派导师,选择自学、晨间提问、床边查房、多媒体上课、临床病例讨论、操作示教和模拟情景应对等形式多样的培训.结果:新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增强,理论、操作、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均在良好以上,在导师指导下全部能胜任床位护士工作及独立完成辅助班,年度内无护理缺陷发生.结论:经过为期12个月的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培训,新护士能较好地掌握危重症的基本监护技能,适应ICU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起病急、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在夏季,对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的患者,除做好病情观察和对症护理,备好抢救用品外,还应及时送检乙脑相关实验室检测标本,以便早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aphy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 TOGCA)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效果,并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收集53例(106眼)曾行TOGCA手术治疗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0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行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图检查.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柱镜屈光度(cylinder,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角膜陡峭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steep meridian,Ks)及角膜平坦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flat meridian,Kf)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UCVA由术前0.10±0.01变为术后6个月1.24±0.16.大多数患者能保持BCVA水平.角膜地形图分析Ks术前为(44.68±1.35)D(42.03~48.38 D),术后6个月降低至(37.67±1.89)D(33.94~40.53 D);Kf术前为(43.35±1.03)D(41.15~45.82 D),术后6个月降为(37.01±1.75)D(33.45~39.09 D);CYL 由术前(1.35±0.79)D(0.21~3.64 D),术后6个月降至(0.70±0.34)D(0.27~1.62 D);3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L在术后不同的随访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术前为0.64l±0.089(0.480~0.800),术后6个月为0.384±0.160(0.15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GCA手术能显著提高UCVA,降低CYL,整体上改善角膜不规则状态,同时降低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8.
眼前节Nd-YAG激光前后角膜内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发膜性白内障切开术前后角膜内皮有无变化.方法对48人8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8人66眼,后发膜性白内障10人14眼)在激光前和激光后一周、一月进行角膜内皮观察.观察指标为细胞密度、平均值、六角型细胞百分比等.结果激光前后闭角型青光眼在一周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型细胞的百分数有差异.后发膜性白内障术后一周最大细胞值有差异,一月时均恢复正常.为探讨眼压对角膜内皮的影响,以术后眼压升高5 mmHg(1 mmHg=0.133 kPa)为标准,>5 mmHg组与≤5 mmHg组在术后一周比较细胞密度、平均值、最大细胞面积三方面均有差异,一月时恢复正常.结论激光手术对角膜内皮有一定影响,术后前节炎症控制及时,注意观察眼压一旦升高立即降压,术前应用降眼压药均能对角膜内皮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所使用的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的细菌污染菌种和位置.方法 前瞻性调查研究.20例(35眼)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于术后即刻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常规使用抗炎药物,术后第6天使用无菌镊摘除角膜接触镜,并采用无菌剪将角膜接触镜剪成两半,分正反面放置在巧克力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学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35片角膜接触镜中,5片(14%)细菌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4片细菌生长位置为角膜接触镜的内侧面,1片生长于角膜接触镜的外侧面.检测出的细菌有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微球菌.检测到的菌种对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敏感.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眼部感染表现.结论 LASEK术后使用的角膜接触镜具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尤其在角膜接触镜的内侧面,可能与手术造成局部适宜细菌生长的微环境有关,手术前后合理用药、术中保护角膜瓣活性有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 例1:患者,女,38岁.患糖尿病史,因反复咳嗽2个月,伴咳黄痰20天,无发然,厌食,盗汗,于2001年2月3日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5mmHg,发育好,胸形正常,触诊左侧第八脊骨下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密集细小水泡音,心脏无异常,血沉:第一小时50mm,血糖10.2mmol/L,血常规白细胞7.2×109/L,中性粒细胞62.9%,痰培养正常菌群生长3次,痰中未查到抗酸杆菌,胸部X线表现:左侧中下肺野见大片密度不均之片状影,临床诊断为左侧大叶性肺炎,Ⅱ型糖尿病,给予药物降血糖,积极抗炎治疗1周,复查血糖6.8mmol/L,血沉第一小时45mm,胸部X线表现左中下肺野见大片密度不均之模糊阴影,边缘不规则,同前片比较无明显吸收改变,病人于入院后第8天开始出现午后低热,体温37.5~ 38.5℃之间波动,晨起体温自行下降至正常,听诊左中下肺密集水泡音无减轻,积极查痰结核菌及结核抗体,抗炎治疗第16天时,两次痰结核菌阳性,致此更正诊断:结核性大叶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