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对SK-N-SH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10、15μmol/L)的PTL作用48 h后SK-N-SH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PTL处理后SK-N-SH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TL作用48 h后SK-N-SH细胞p-Akt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①PTL抑制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生长,并呈浓度依赖关系;②PTL作用SK-N-SH细胞48 h后,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固缩变圆,细胞内结构消失,细胞溶解;③PTL处理SK-N-SH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PTL作用SK-N-SH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p-Akt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PTL能抑制SK-N-SH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PTL的抗瘤机制可能与抑制Akt,NF-κB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对SK-N-SH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同时计算IC50,根据IC50选取实验组小白菊内酯浓度(10、15μ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肿瘤细胞凋亡率;EMSA检测NF-κB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小白菊内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生长,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用10、15μmol/L小白菊内酯处理细胞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35.63±0.98)%,(53.32±1.08)%,与对照组(6.42±1.26)%比较,差异显著(P<0.01).EMSA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处理组细胞NF-κB活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使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小白菊内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离体心肌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设保持电位-40mV,指令电位-100~ 40mV,步阶脉冲20mV,波宽200ms,刺激间隔为6s。记录IKATP。结果观察正常生理条件下和给予不同浓度L-Arg后心肌细胞IKATP的变化,并分析L-Arg对KATP通道功能的影响。指令电位为-100mV,给予10,30,50mmol·L-1的L-Arg后,KATP的开放率分别为:(173±19)%,(190±18)%,(268±21)%,具有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后两者与对照组比较(P<0.05),r=0.958,与对照组比较(P<0.05);当L-Arg的浓度增加到100mmol·L-1时,KATP的开放率为(175±54)%。结论L-Arg在低浓度范围内(10~50mmol·L-1),可浓度依赖性的开放KATP通道;L-Arg浓度增加至100mmol·L-1时,则该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免疫表型,并探讨其在CMML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22例CMML患者、16例健康人、18例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患者及3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患者骨髓标本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AML-M5b患者骨髓幼稚细胞群明显高于CMML患者、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患者及健康人(P均0.01)。CMML患者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ML-M5b、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患者及健康人(P均0.05)。CMML同时伴有2个或多个抗原异常的比例亦明显高于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及AML-M5b患者(P0.05)。此外,CMML与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AML-M5b患者比较,其骨髓单核细胞CD56、CD2异常表达,HLA-DR减弱,CD15表达减弱及CD14拖尾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可用于CMML、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及AML-M5b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判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无骨髓浸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确诊的NHL初治患者,按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27例(淋瘤白组),有骨髓浸润组26例(浸润组),无骨髓浸润组53例(无浸润组)。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β2-MG和LDH水平,比较3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3组患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浸润组和淋瘤白组β2-MG水平均高于无浸润组(P<0.01);淋瘤白组β2-MG水平高于浸润组(P<0.01)。3组患者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浸润组和淋瘤白组LDH水平均高于非浸润组(P<0.01)。3组患者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后β2-MG和LDH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和LDH可作为NHL患者是否存在骨髓浸润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意义。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38/SSC设门,对33例MM患者及12例浆细胞反应性增多症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检测,并辅以瘤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形态学检查观察到瘤细胞比例为6.0%-76.0%;流式细胞术CD38/SSC设门后可见到一群CD38强阳性细胞,比例为0.99%-57.54%;多数MM细胞表型为CD38st+CD138+CD19-CD56+(78.8%),部分患者伴有CD20(12.1%)、CD33(15.2%)、CD117(30.3%)、HLA-DR(9.1%)抗原表达,其余抗原表达均为阴性;27例(81.8%)MM患者检测到cκ或cλ的单克隆限制性,其余cκ及cλ均为阴性。结论:利用CD38/SSC设门方法的流式细胞术对MM进行免疫分型,根据细胞表面抗原的异质性,可鉴别良性或恶性浆细胞,为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Aurora-A基因在NB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旨在发现新型、独立有效的预后标记物。方法:本院2005年-2009年20例NB冻存组织和2007年-2010年15例伴有骨髓转移的NB骨髓标本。另取10例节细胞神经瘤冻存组织作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Aurora-A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urora-A基因在10例节细胞神经瘤对照组中无表达,在35例NB标本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Aurora-A基因在低分期组中低表达(0.225±0.096),高分期组中高表达(0.659±0.079)(P<0.01);Aurora-A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年龄有关,小于1岁者表达低(0.392±0.163),大于等于1岁者表达高(0.578±0.237)(P<0.05);Aurora-A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Aurora-A基因在恶性NB中高表达,可能参与NB的恶性增殖;Aurora-A基因高表达患儿预后不良,可作为NB分子生物学预后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初诊及微小残留病变(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技术对临床疑似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肾病、血液病等初诊患者671例进行血清检测.连续追踪32例初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毛细管分型电泳监测MRD,并与流式细胞仪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者265例,阳性率39.5%,其中IgG-K型91例(34.3%),IgG-λ型57例(21.5%),lgA-K型25例(9.4%),IgA-λ型20例(7.5%),IgM-K型16例(6.0%),IgM-λ型5例(1.9%),游离K轻链型12例(4.5%),游离λ轻链型26例(9.8%),双克隆型11例(4.2%),其它型2例(0.8%).连续监测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RD,患者诱导化疗缓解后3个月毛细管电泳MRD监测阳性率为46.9%,流式细胞仪阳性率为75.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诱导化疗缓解后6个月毛细管电泳MRD监测阳性率为28.1%,流式细胞仪阳性率为43.8%,两种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毛细管电泳免疫分型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MRD监测虽不及流式细胞仪灵敏,但与流式细胞仪同时监测可减少漏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辽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根据FAB及WHO标准诊断为MDS的112例患者。采用传统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G)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研究其分子遗传学改变。结果:112例患者中具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46例,占41.1%。具有单独异常克隆40例(35.7%),两个异常克隆9例(8.0%),三个及以上异常克隆17例(15.2%);其中+8最常见,占26.8%。结论:染色体异常核型与WHO分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复杂核型在RAEB-I及RAEB-II中更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