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中晚期血清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变化以及探讨其意义。方法7月龄SD大鼠70只,实验开始时随机取10只处死作为基线,其余60只分为去卵巢(OVX)和假手术(Sham)两组。3周各组取10只处死,余下的15周处死。处死前称量体重,分离血清测定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和碱性磷酸酶(ALP),取左胫骨分7个区测定各骨密度(BMD)。结果OVX组血清TRACP5b呈下降趋势,3周已低于Sham组,15周降到(1.76±0.74)U/L,显著性低于Sham组(3.01±1.06)U/L(P<0.05)。3周OVX组血清ALP为(8.02±1.54)ng/ml,明显高于Sham组(6.61±0.75)ng/ml(P<0.05),15周两组间的差异消失。3周OVX组体重出现增长,15周明显高于Sham组(P<0.05)。3周OVX组胫骨1区BMD明显低于Sham组(P<0.05),15周OVX组胫骨1和2区的BMD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5)。OVX组胫骨2、3、4和6区15周BMD较3周有明显增长(P<0.05)。结论TRACP5b的变化提示大鼠去卵巢中晚期破骨细胞数目和活性下降,骨吸收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甘油三酯升高与否分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组(88例)与甘油三酯正常组(61例).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酸(UA)、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组患者的WC、WHtR、UA、TC、FINS、HOMA-IR与甘油三酯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组:WC(89.51±10.31) cm,WHtR 0.55±0.06,UA(316.95±88.50) μmol/L,wC(5.74±1.72) mmol/L,FINS(8.63±4.91) μU/L,HOMA-IR 4.48±3.14;甘油三酯正常组WC:(86.31±7.98) cm,WHtR 0.53±0.05,UA(275.48±88.36)μmol/L,wC(5.15±1.13) mmol/L,FINS(6.20±3.89) μU/L,HOMA-IR 3.38±2.76;t值分别是2.133、2.315、2.815、2.349、2.364、2.221,P均<0.05].HOMA-IR与WC(r=0.233,P< 0.01)、WHtR(r=0.268,P <0.01)、BMI(r =0.161,P <0.05)、FPG(r =0.442,P <0.01)、AST(r =0.169,P <0.05)、UA(r=0.907,P<0.01)、TG(r=0.220,P<0.01)、FINS(r=0.907,P<0.01)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伴甘油三酯增高者加重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60例,测定BMI、HbA1c等指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通过诺和锐30治疗,另一组通过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再次测定BMI、HbA1c等指标,并应用动态血糖检测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与诺和灵30R组比较,诺和锐30组FBG、PBG、HbA1c明显下降,低血糖次数减少,血糖波动小.两组间BMI无差异.结论 诺和锐30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类1型清道夫受体(SR-B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463例,根据血管超声检查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和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两组,另选取社区健康体检正常的20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静脉血,提取DNA,进行PCR,对PCR产物测序。结果 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T2DM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正常对照组间SR-B1外显子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性别亚组分析,3组男性受试者之间SR-B1外显子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受试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R-B1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男性T2DM下肢血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6.
α硫辛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二硫醇活性化合物,能够保护骨细胞、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活性;同时,α硫辛酸可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量。α硫辛酸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抑制氧化应激、干扰NF-κB活化、下调RANKL和激活Wnt信号通路等有关。细胞和动物实验显示α硫辛酸能够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但是有关的临床研究很少,α硫辛酸最佳治疗剂量、疗程以及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是否具有累加效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南疆维吾尔族居民血清硫化氢(H2 S)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阿图什市人民医院体检或就诊的维吾尔族居民250例,其中男111例,女139例,年龄50~80岁.入院后检测患者体重指数,采用亚甲基蓝法测定血清H2 S水平,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检者的腕部骨密度.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和比较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与显微CT(μCT)观察不同时期去卵巢(OVX)大鼠胫骨骨量及骨微结构的改变特点.方法 40只7个月龄SD大鼠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20只,于手术后3周及15周分别处死10只.处死后剥离左侧胫骨行DXA扫描,从胫骨近端开始将胫骨按其长度等分为7个感兴趣区(ROI1~7),计算获得各区域及总体骨密度值.然后将胫骨以4%多聚甲醛固定24 h,10%蔗糖溶液洗涤后行μCT扫描,选取距生长板远端2.5 mm、层厚0.4 mm骨组织为皮质骨感兴趣区域,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7 mm、层厚1.2 mm骨组织为松质骨感兴趣区域行三维重组.获取二维最大密度投射图像及三维结构图像,并对感兴趣区的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结果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3周时,OVX组大鼠胫骨ROI1区骨密度为(0.2346±0.0280)g/cm2,显著低于SHAM组(0.2660±0.0199)g/cm2,(P<0.05);15周时,OVX组大鼠胫骨ROI1区及ROI2区骨密度分别为(0.2527±0.0161)及(0.1862±0.0052)g/cm2,较SHAM组(0.2793±0.0229)及(0.1986±0.0102)g/cm2有明显下降(P值均<0.01).3周时,OVX组大鼠骨皮质骨面积、骨髓腔面积、截面总面积、截面惯性矩分别为(0.4306±0.1308)、(10.31±1.98)、(10.74±2.05)mm2和(4.101±0.726)mm4,均明显高于SHAM组(0.3138±0.0621)、(8.44±1.25)、(8.75±1.26)mm2和(3.485±0.373)mm4(P值均<0.05).至15周时,除皮质骨平均厚度OVX组大鼠为(0.0235±0.0024)mm,低于SHAM组(0.0285±0.0052)mm外(P<0.05),其余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周OVX组大鼠左侧胫骨骨丢失敏感区域内皮质骨平均厚度和皮质骨面积为(0.0235±0.0024)mm及(0.2528±0.0367)mm2,较3周OVX组大鼠(0.0377±0.0098)mm及(0.4306±0.1308)mm2有明显下降(P值均<0.05).SHAM组,15周大鼠骨内径周长、骨外径周长和截面惯性矩分别为(13.38±0.54)、(13.59±0.56)mm和(4.096±0.364)mm4,与3周大鼠(12.41±0.74)、(12.63±0.75)mm和(3.485±0.373)mm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周时,OVX组大鼠体积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数量分别为(288.2±48.2)、(604.5±45.3)mg/mm3和(25.1±5.1)%、(6.04±2.94)mm-1,显著低于SHAM组(408.4±51.6)、(686.7±40.0)mg/mm3和(33.6±4.1)%、(9.85±2.83)mm-1(P值均<0.05),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间隔则分别为3.09±0.27及(0.186±0.129)mm,明显高于SHAM组2.63±0.21及(0.078±0.038)mm(P值分别<0.01和<0.05).至15周时,OVX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结构模型指数和骨小梁间隔分别为(271.2±50.9)mg/mm3、(21.6±5.2)%、(3.21±1.92)mm-1、3.11±0.36、(0.370±0.215)mm与SHAM组(389.8±77.0)mg/mm3、(30.9±6.0)%、(7.44±3.53)mm-1、2.58±0.36、(0.141±0.104)mm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组织骨密度差别消失.15周OVX组大鼠组织骨密度、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间隔分别为(691.0±36.7)mg/mm3、(0.040±0.009)mm、(3.21±1.92)mm-1、(0.370±0.215)mm较3周OVX大鼠(604.5±45.3)mg/mm3、(0.030±0.002)mm、(6.04±2.94)mm-1、(0.186±0.1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XA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骨密度测量方法,但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大鼠去卵巢后骨量的变化.μCT是研究骨密度和骨微结构细微改变的较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HbAlc值分为A、B、C、D四组。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48h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相关指标。结果D组的HbAlc显著大于其他三组,四组间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内血糖波动次数无差别。糖化血红蛋白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内血糖波动次数和日问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不相关。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糖波动,主要是由餐后血糖升高引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染料木素和小剂量17β-雌二醇对去卵巢(OVX)大鼠松质骨微结构的作用。方法90只7月龄SD大鼠被随机分为基线组、OVX组、假手术(SHAM)组、小剂量17β-雌二醇干预组(10μg·kg^-1·d^-1,EST组)和染料木素干预组(5mg·kg^-1·d^-1,GEN组),分别在基线时、手术后3周和15周处死。分离左胫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距生长板远端1.6mm、层厚0.5mm骨组织的感兴趣区域松质骨结构。结果去卵巢后第3周,GEN组的组织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明显大于OVX组和EST组(均P〈0.05);EST组的骨小梁数目显著多于GEN组(P〈0.05),骨小梁间隔则明显小于GEN组(P〈0.05);OVX组、GEN组和EST组3组的体积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小于SHAM组(均P〈0.05)。第15周时,OVX组、GEN组和EST组3组间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和联接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小于SHAM组(均P〈0.05),结构模型指数和骨小梁间隔则大于SHAM组(均P〈0.05)。纵向观察发现,OVX组、GEN组和EST组3组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分数和联接密度随时间出现下降,而组织骨密度、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隔等参数随时间增加(均P〈0.05),其中OVX组和EST组组织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在第3周和第15周之间出现明显增长(均P〈0.05),GEN组组织骨密度增长主要发生在去卵巢后的第3周内,骨小梁厚度则在3周和15周均有增长(均P〈0.05)。SHAM组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隔亦随时间增加,骨表面积分数和联接密度则下降,其他参数随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染料木素能促进松质骨矿物质沉积和骨小梁增厚,17β-雌二醇则对抗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小梁数目减少和骨小梁间隔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