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诊断明确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43例患者,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6.317,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r=0.759,P<0.001,提示SAAG与食管静脉曲张具有正向相关性.构建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为0.926,当SAAG取值为20.5g/L时是诊断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最佳界值,此时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83.3%.结论:SAAG与食管静脉曲张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该指标对于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对酒精及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硫普罗宁组和茴三硫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灌胃硫普罗宁100 mg·kg-1·d-1和茴三硫20mg·kg-1·d-1,qd,共给药4周.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每周2次灌胃白酒10 mL·kg-1,1 h后腹腔注射CCl4与花生油1:3混合的液体0.25 mL·kg-1.第2周末、第4周末分别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第4周末进行肝组织病理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和ALP显著升高(P<0.01),全血GSH-Px水平显著降低,血浆MDA水平升高(P<0.01),组织学出现肝脏纤维化表现;硫普罗宁和茴三硫均显著逆转这些指标的改变并改善肝纤维化,硫普罗宁的改善作用强于茴三硫(P<0.05).结论:硫普罗宁对大鼠酒精及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脂质过氧化反应在酒精导致大鼠急性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氯化钠溶液20mL·kg-1·d-1;其余各组灌胃等剂量白酒;其中C组(阳性药物干预组1)在B组基础上预先1h灌胃茴三硫10mg·kg-1·d-1,D组(阳性药干预组2)在B组基础上预先1h灌胃硫普罗宁100mg·kg-1·d-1;实验共10d。实验第6天、第11天取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肝组织,HE、Masson染色,光镜检查。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大鼠血清MDA升高,GSH—Px降低;ALT、AST升高,提示有显著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功能损害,肝脏病理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病变。使用两种药物干预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受到抑制,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学损害均有减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该反应可显著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4.
氧应激在大鼠乙醇及四氯化碳致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复制大鼠乙醇及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氧应激反应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50只,♂ Wistar大鼠平均分为A-E 5组,实验持续8 wk.A组生理盐水灌胃;B组乙醇灌胃(560 mL/L);C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PGE1腹腔内注射;D组乙醇(560 mE/L,)灌胃4 wk,然后CCl4腹腔注射4 wk.E组在D组基础上同时PGE1腹腔内注射.实验4、8 wk结束时分别检测全血GSH-Px,血清ALT、AST、ALP、TBA、TG、CHO、MDA.8 wk结束时处死动物,留取肝脏标本,行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5组大鼠的原始体质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时,与A组相比,B组和D组的最终体质量和增加体质量明显降低(249.00 g±18.83 g,258.50 g±20.28 g vs319.00 g±29.61 g;65.00 g±15.28 g,76.50 g±15.82 g vs 134.00 g±21.58 g,均P<0.01),肝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明显增高(3.267%±0.3165%,4.735%±0.7567%vs2.736%±0.1988%.均P<0.01),相应PGE1干预后(C组和E组),大鼠的生长缓慢、肝脏肿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P<0.01);B组和D组血清中的ALT、AST、ALP、TBA、TG和CHO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或0.05),PGE1干预后增高水平明显下降;乙醇和CCl4能引起外周血GSH-Px降低和MDA升高(均P<0.01),PGE1干预后能够得到明显改善,而PGE1的干预则可明显减轻乙醇和CCl4引起的肝脏病理学改变.结论:氧应激反应可能在大鼠乙醇及CCl4致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氧应激反应可能是缓解肝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核素胃排空显像观察逆行胃电刺激(RGES)对胃排空的影响,探讨胃电刺激治疗肥胖的机理,为其技术改进和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肥胖志愿者13例经内镜放置胃粘膜电极,于试验开始前30min及试验过程中持续给予RGES,d2研究内容同前,只是给予假性刺激.采用99Tcm-DTPA标记混合餐观察真性及假性刺激后胃半排时间.结果:受试者RGES后胃半排时间中位数为103.79min,假性胃电刺激后受试者半排时间中位数为88.66min.其中11例受试者RGES后胃半排时间长于假性胃电刺激后胃半排时间.2组(RGES组及假性胃电刺激组)胃半排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GES后受试者胃半排时间显著长于假性胃电刺激,可延缓肥胖者胃动力,延长胃半排时间.核素胃排空显像能客观定量地评价逆行胃电刺激对胃排空的影响,为其技术改进和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不失为一种无创、重复性好、具有定量和符合生理特点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超及脉冲多普勒检测肝脏多项血流参数在评价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价值。方法:对经化验及临床诊断证实的83例正常人及33例肝硬化患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肝动脉,脾动脉的内径及收缩和舒张期流速,也测量了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及流速。两组患进行了比较,多项血流参数有显性差异。并利用实践中推测的公式,计算了两组患的门静脉压力。结果:门静脉高压组患的压力高于非高压组,两组患压力值很少重叠,与国外同行比较,结论相同。结论:应用此方法估测门静脉压力,值得更进一步的探讨和试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相关技术结合血清CEA、CA199对胆管梗阻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因胆管梗阻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并行ERCP诊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ERCP前检测血清CEA、CA199,ERCP术中进行胆汁细胞学、胆管刷检细胞学、胆管组织活检等检查,分析上述方法对定性诊断胆管梗阻的价值。结果 155例患者包括56例良性胆管梗阻和99例恶性胆管梗阻。2组病例血清CEA、CA1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1.70~3.11)ng/mL vs 3.26(1.95~7.00)ng/mL,P=0.002;46.91(13.24~115.90)U/mL vs 258.20(74.80~1000.00)U/mL,P〈0.000]。采用ROC曲线方法,选取CEA=3 ng/mL、CA199=150 U/mL为界限,结合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于CEA而言,CA199的定性诊断预测意义更大。胆汁细胞学、胆管刷检细胞学、胆管组织活检对胆管梗阻定性诊断的敏感度(23.0%、72.0%、69.1%)、特异度(均为100%),胆管刷检细胞学对诊断的意义更大。结合上述技术,胆管刷检细胞学联合胆管组织活检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血清CEA≥3 ng/mL、血清CA199≥150 U/mL的病例中,胆管刷检细胞学联合胆管组织活检对胆管梗阻定性诊断的敏感度(89.4%、83.0%)、特异度(均为100%);对血清CEA≥3 ng/mL的胆管梗阻病例进行胆管刷检细胞学联合胆管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的意义更大。结论 ERCP下进行胆管刷检细胞学联合胆管组织活检,结合血清CEA、CA199浓度对于胆管梗阻定性诊断具有价值。血清CEA≥3 ng/mL可能用于高危人群的术前筛选,对于基线血清CEA≥3 ng/mL的胆管梗阻患者建议考虑行胆管刷检细胞学联合胆管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8.
经鼻空肠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营养的临床效果,评价两种内镜辅助置管方法的异同点。方法:对不能完全经口进食且胃肠道功能良好的患者,以改良的胃镜辅助置管法及鼻胃镜辅助置管法置放营养管于空肠,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2种方法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的疗效。结果:共行空肠营养管置放及肠内营养治疗79例次。其中改良的胃镜辅助置放营养管57例次,一次置管成功率87.7%;鼻胃镜辅助置放营养管22例次,一次置管成功率100%。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耐受良好,无因肠内营养后病情加重者。结论:经鼻空肠营养安全有效。鼻胃镜辅助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推荐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清醒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49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Ⅲ级、年龄39~88岁、在清醒镇静下行ERCP的患者,首先以0.2 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瑞芬大尼5分钟,手术开始后减为0.15 μg·kg-1·min-1,未合用其他麻醉药物.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O)、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5分钟(T2)、手术开始后10分钟(T3)和术毕(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比较,患者T1、T2、T3和T4时MAP无明显变化;T3、T4时HR均明显升高(P<0.01);T4时SpO2值明显降低(P<0.05);T1、T2、T3和T4时BIS值均明显降低(P<0.01).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操作过程中有3例患者SpO2降至90%以下,无患者需要面罩辅助通气或气管插管.4例患者在插入十二指肠镜时发生恶心,3饲患者在取石操作过程中出现轻微疼痛感,但均可忍受,疼痛评分未超过3分.4例患者对镜干入口和取石操作无记忆,10例患者对镜干入口有记忆,35例患者对两者均有记忆.4例患者在术毕镜干取出时处于睡眠状态,其余患者在术毕时均处于清醒状态;16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操作者满意度评分为97.1±4.2.结论 单独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用于ERCP实施清醒镇静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8岁。1年前体检,X线胸部正位片提示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内肿物。患者无不适症状。3个月前于我院门诊检查心电图提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近心尖部带蒂椭圆形异常回声团,边界清晰,大小38·7mm×14·3mm,活动度较大,蒂附着于心尖近室间隔部(图1);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黏液瘤可能性大。入院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正常。入院第2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中到重度狭窄。入院第4天全麻下行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后经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