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OVCF患者共2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112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水泥弥散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结合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械治疗OVCF患者与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效果相似,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骨水泥渗漏率,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减轻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与术后疗效是否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方法]自2005年4月~2008年9月,对照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常规腰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36~ 62岁,平均53.2岁.观察组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并于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下矫正腰椎曲度.其中男6例,女23例;年龄42~ 70岁,平均48.5岁.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复查,并对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应用VAS及ODI对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症状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8~ 42个月,平均29个月.实验组患者腰椎曲度恢复指数为10.1%±3.7%,术后曲度丢失为2.1%±1.7%;对照组患者为5.2%±3.4%,术后曲度丢失为4.1%±3.2%;两组术后腰椎曲度丢失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椎间隙高度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无断钉、脱钉、断棒发生,对照组出现2例断钉,1例脱钉,发生率为10%.实验组下腰痛VAS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下腰痛ODI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双下肢疼痛VAS评分改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临床效果良好,明显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高度恢复,降低断钉、脱钉、断棒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下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颈髓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伴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39例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损伤节段分布,C3-4 2例,C4-5 19例,C5-6 12例,C6-7 6例;骨折26例,骨折伴脱位13例;颈髓损伤程度Frankel分级,A级28例,B级11例。监测血钠、尿钠、尿量、尿比重等变化,测量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行限水补钠治疗。结果本组39例患者,37例经限水补钠治疗3周,血钠基本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另2例出现顽固性低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症状出现时间为(7.6±3.4)d,高峰出现时间(12.7±5.3)d,症状消失时间(45.5±16.3)d。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易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发病隐匿,诊断相对困难,稀释性低钠血症、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及抗利尿激素增高是其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应以限水为主,严重低钠时可适当补盐,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5.
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髂腹股沟神经损伤,是引起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感觉障碍的原因之一,表现为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区麻木、疼痛、烧灼感。单纯取髂骨植骨致髂腹股沟神经损伤极为罕见,本院自2005年9-12月发生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随访2003~2006年病例46例,采用经胸腔、胸膜外或腹膜后入路清除病灶,取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融合,同期采用z-plate系统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常规卧床3~4周,佩戴外固定支具下床活动。抗结核治疗1.0~1.5年。结果随访46例,最长45个月,最短12个月,平均随访2.3年,疗效满意,伤口一期愈合,无植骨块松动脱落,无内固定器械断裂,无窦道形成。46例患者神经功能平均恢复2级(Frankel分级),结核治愈率为95.65%(44/46)。结论前路病灶清除一期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内固定,术后正规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化疗,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由此证明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移植材料,移植后排斥反应已逐渐引起关注。2003-01/2006-04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骨病科收治的6例腰椎后外侧同种异体骨移植融合术后排斥反应患者,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例,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例;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移植融合术后3~14d,平均9.3d。患者所用的冷冻干燥辐照同种异体松质骨均在灭菌有效期内,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即抗生素预防感染 原手术切口植骨取出病灶清除术 病灶持续冲洗引流术。6例患者均在原手术切口植骨取出病灶清除术后2周内,取出引流管和冲洗管,无患者继发感染,无患者因排斥反应导致内固定物取出,未出现由此引起的其他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移植材料,移植后排斥反应已逐渐引起关注。2003-01/2006-04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骨病科收治的6例腰椎后外侧同种异体骨移植融合术后排斥反应患者,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例,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例;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移植融合术后3~14 d,平均9.3 d。患者所用的冷冻干燥辐照同种异体松质骨均在灭菌有效期内,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即抗生素预防感染+原手术切口植骨取出病灶清除术+病灶持续冲洗引流术。6例患者均在原手术切口植骨取出病灶清除术后2周内,取出引流管和冲洗管,无患者继发感染,无患者因排斥反应导致内固定物取出,未出现由此引起的其他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09年5月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63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33例行常规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术中伤椎植钉,为对照组;30例术中伤椎植钉并于C臂X线机下行曲度矫正,为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节段、骨折程度、损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脊柱曲度Cobb角、椎体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并计算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对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腰背痛症状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4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Cobb角、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VAS评分和ODI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较术后即刻丢失(2.1±1.7)°,优于对照组的(4.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P=0.000);试验组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及椎间隙高度丢失分别为1.8%±0.6%和(1.4±1.2)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2.1%和(3.4±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5,P=0.000;t=9.336,P=0.000)。随访期间试验组无断钉、脱钉、断棒发生;对照组出现1例断钉、1例脱钉,发生率为6.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行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可获良好临床效果,明显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高度恢复,降低断钉、脱钉、断棒发生率,显著缓解患者术后腰背痛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