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患者 男,38岁.无明显诱因自觉颈、腰部酸困,2月后自觉步态不稳,行走约1 000m双下肢发软、无力,休息后可再次行走,近2月来患者自觉饮水呛咳、言语笨拙、步态不稳加重,近4月体质量下降约5 kg.专科查体:意识清楚,言语笨拙,偶有饮水呛咳,精神好;双耳听力正常,Rinne实验阳性,其余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双上肢指鼻试验、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双侧跟膝胫试验动作笨拙,双侧病理征阴性,Romberg's(+),脑膜刺激征阴性.TC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实验室检查:腰穿脑压正常,脑脊液红色、性状浑浊、无凝块,白细胞计数12×106/L,蛋白定性阳性(↑),细胞总数23 220×106/L,脑脊液蛋白3 212.0 mg/L,氯124.5 mmol/L,葡萄糖3.00 mmol/L.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不典型肝脓肿的CT征象,以提高低辐射剂量CT检查对肝脓肿的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经临床、手术或病理学证实的肝脓肿患者40例,其中20例行320排容积CT扫描,20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各征象,对两组所受辐射剂量及噪声进行对比。结果 CT平扫两组肝脓肿均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或等低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高灌注征、簇状征、持续强化征、缩小征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20排容积扫描组辐射剂量(9.9±0.8)mSv,噪声5.90±0.63;64排螺旋扫描组所接受辐射剂量(17.5±1.2)mSv,噪声5.35±0.55。两组辐射剂量及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20排CT容积扫描辅助诊断不典型肝脓肿其诊断准确率高,辐射剂量低,可为临床诊断肝脓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经核酸检测证实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其肺部病灶部位、形态和主要CT征象(如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和间质性改变等),总结CT对新冠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病变部位:累及单侧肺15例(10%),累及双侧肺135例(90%);累及右肺79例(52.7%),累及左肺71例(47.3%);病变局限于1个肺叶14例(9.3%),病变累及2个肺叶54例(36.0%),病变累及多个肺叶82例(54.7%)。(2)病灶类型:单形态表现24例(16%);孤立性类圆形表现18例(12%);多形态表现(至少3种以上CT表现)108例(72%)。(3)CT表现:早期呈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样改变,以肺野外带为著,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或弥漫磨玻璃密度影、渗出及实变影,严重者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结论:CT诊断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尤其对核酸检测假阴性患者更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评价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CT检查发现乳腺异常病灶,并考虑占位性病变的患者12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乳腺癌78例;良性病变计41例。随访到病理结果患者共计119例。其中,经胸部C T首先发现乳腺病变者103例—乳腺癌6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对应胸壁结核4例,脂肪瘤2例,纤维腺瘤9例,乳腺增生17例。回顾分析这些病例C T表现特点,寻找胸部C T检查诊断乳腺疾病影像特点与规律。结果胸部CT扫描能精准反映乳腺肿块病变细节,判断乳腺腺体局限性致密增厚时是否存在病变,有无钙化及特征钙化,和淋巴结肿大、乳腺皮肤增厚、乳后间隙模糊等一些间接性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性质做出判断。结论胸部CT检查不仅能观察到乳腺病变细节特征,同时能发现一些远处淋巴结转移,对鉴别良恶性病变,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冠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120 kV,270 mgI/mL)65例,B组(120 kV,350 mgI/mL)65例,C组(100 kV,270 mgI/mL) 70例.采用320排CT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评价试验所得到的3组图像质量以及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3组图像冠脉评分无显著差异(P>0.5),图像噪声和增强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但都可满足诊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P<0.01),C组是其中的最低值组.结论: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浓度可用于CT冠脉成像,并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病变CT表现与特征,探讨胸部CT扫描评价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01~2014-06胸部CT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14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乳腺癌97例,良性病变43例,共计140例。其中,经胸部CT首先发现乳腺病变者124例:乳腺癌8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对应胸壁结核4例,脂肪瘤2例,纤维腺瘤11例,乳腺增生17例。回顾分析病例CT表现特点,寻找胸部CT诊断乳腺疾病影像特点与规律。结果:胸部CT扫描能精准反映乳腺肿块病变细节,判断乳腺腺体局限性致密增厚时是否存在病变,有无钙化及特征钙化、淋巴结肿大、乳腺皮肤增厚、乳后间隙模糊等间接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性质做出判断。结论:胸部CT检查不仅能观察到乳腺病变细节特征,同时能发现远处淋巴结转移,并直观观察乳后间隙、乳腺局部皮肤改变等间接征象,了解纵隔及肺有无异常病变,对鉴别良恶性病变,起着决定性作用。胸部CT检查的这种全面性,是其他检查手段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8.
9.
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引起心肌缺血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最重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非粥样硬化性原因的冠状动脉病变,同样也影响到心肌的供。查阅相关文献,诸学者报道总结主要有功能性的、感染性、先天性、内分泌性以及创伤、中毒等因素总之各种原因影响并使冠状动脉灌流压减低或管腔阻塞、流速改变,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灌流不足,从而影响相应心肌的供血灌注不足,由此可见这些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致病因素,在临床工作中也同样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排螺旋cT问世,CTA因为其准确,快速,无创并且适合全身各个部分任何组织及器官的血管成像,对指导临床治疗机及预后评价不可或缺,DSCTA剪影技术更是明显提高了三维剪影图像质量,大大缩短了三维后处理时间,但是较大的辐射剂量及血管周围骨质结构影响是美中不足。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常规管电压及降低管电压扫描情况下头颈部CTA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探讨降低管电压头颈部CTA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