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6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382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0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的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2:1;有性早熟的115例中,男女之比为1.09:1;有癫痫的123例中男女之比为2.15:1;有痴笑样癫痫的96例中男女之比为2:1;同时表现为性早熟及癫痫的38例中男女之比为1.38:1.发病年龄:200例有症状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4.5个月;发病年龄≤3岁者157例,占78.5%;单纯性早熟者77例(38.5%),平均发病年龄16.5个月,<3岁者67例,占87%;表现有性早熟者115例(57.5%),平均发病年龄为17.63个月,发病<3岁者99例,占86.1%;有痴笑样癫痫者96例(48%),平均为26.14个月,<3岁者有78例,占81.3%;所有癫痫者[痴笑样癫痫和(或)癫痫大、小发作]123例(61.5%),平均发病年龄为3.81岁,≤3岁前发病者有90例,占73.2%.结论 下丘脑错构瘤多数在婴幼儿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关系到向社会输送的医学人才能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否符合现代化医学实践需要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医学教育水平。 一、临床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教学床位严重不足。学校三个综合教学医院床位1885张,两个专科教学医院床位530张,五个教学医院(包括一个附属医院)共有床位2385张。如果仅以在校生总  相似文献   
4.
高永辉  江源  沈成达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91-1591
髌骨软化症是髌骨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我院实施髌骨钻孔减压并同时取同侧大隐静脉“U”形植入髌骨内,取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5.
鞍膈内型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  相似文献   
6.
7.
口服降糖药仍然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最普遍最适用的一种方法。作者运用瑞格列奈、格列美脲分别与二甲双胍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64例,以观察不同胰岛素促泌剂与二甲双胍配伍的降血糖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第三脑室脑膜瘤(九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报道9例经影像学、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第三脑室脑膜瘤,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第三脑室前部脑膜瘤5例,第三脑室后部脑膜瘤4例,平均发病年龄25.6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最常见的症状是梗阻性脑积水,缺乏硬脑膜附着为其影像学特征。肿瘤全切除6例。结论第三脑室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中间帆脉络组织或脉络丛,经半球间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合理的手术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颅内生殖细胞瘤联合化疗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长春新碱(VCR)、甲氨喋呤(MTX)、平阳霉素和顺铂(PDD)四种药物静脉给药对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进行联合化疗,皆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4例肿瘤完全消失,4例肿瘤缩小90% ̄95%。化疗结束后1 ̄2月再辅以局部放疗,至今随访已2 ̄15月,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多数已恢复上学或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源 《中级医刊》1996,31(2):2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