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与传统DSA技术相对比,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准确并费用低廉,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64排VCT的出现明显提高了扫描速度,扩大了扫描范围,同时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有利于CT重建出更好的血管图像。下面就我院64排VCT在双下肢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64排VCT对头颈部血管造影,分析119例64排V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及成像资料,并部分与DSA造影及手术相对比及验证。结果显示64排V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大部分替代传统的DSA造影检查。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9月—2007年3月应用64排VCT头颈部血管检查共119例,男71例,女48例,年龄17~80岁,平均54岁,其中头部CTA82例,颈部CTA37例,与DSA血管造影对照18例。来诊患者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神经受压表现、TIA、不明原因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GE Light Speed V…  相似文献   
3.
食管恶性狭窄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狭窄中由食管癌引起的恶性狭窄最为常见.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内支架植入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姑息治疗手段,但其术后并发症日渐成为该疗法的主要问题.我院收治的食管狭窄患者中,有23例食管癌是晚期患者,行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正常人腰椎静脉系统在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MRV)的显示率,初步确定正常人腰椎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范围。方法 志愿者62例。采用3D-FFE序列三维MR增强扫描,分别观察不同年龄组间各段椎管内、外静脉显示情况。选择椎管内静脉显示良好者测量各段椎管内前静脉的宽度。结果 除L1、L2水平左右吻合静脉外,41岁以上组的静脉显示率均低于40岁以下组。椎管内前静脉的平均宽度L1~L5逐渐增粗。年龄、性别、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增强MR静脉造影能满意地显示椎管内静脉各分支及椎管外静脉的全貌,有利于对腰椎静脉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小气道疾病是发生于直径2mm以下气道,以阻塞性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疾病.HRCT是公认的评价气道疾病的影像学方法,随着螺旋CT,特别是多层面螺旋CT的进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评价气道形态及功能的成像方法.从小气道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理分型、多层面螺旋CT、不同呼吸相CT、定量CT研究及低剂量CT成像技术,以及小气道疾病的征象与各型疾病的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把血管造影上骨骼及软组织影象消除而突出血管影象的一种技术。近8年来这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大血管及肢体血管造影,并充分显示其独特优点。近年来颅内疾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在中枢神经领域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现在已被应用于选择性颈总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以下分枝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7.
作者复习了490例头部 CT 片,均患较重的非穿通性损伤。大多数病人系因交通事故,少数因坠落、滑雪、升降机、拳击而致。年龄1~68岁,男297例,女193例。采用8mm 层厚从颅底至颅顶连续扫描。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在11例疑眶骨和面骨骨折者加做了2~4mm 层厚的横断扫描,7例加做了冠扫以进一步勾画面部骨折或作为脑池造影的一部份用于诊断后颅凹脑脊液漏。颞骨骨折行2mm层厚断面。结果见到,490例中111例有颅骨骨折,9例为颅穹窿骨折,可由 CT 识别,83例为颅底骨折,62例为面骨骨折,且大部分为复杂骨折。数量  相似文献   
8.
脑静脉窦闭塞(CVO)是一种相对少见、但比较严重的疾病,临床及时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由于脑静脉窦闭塞临床表现多样,病变进展迅速,静脉窦血栓形成及闭塞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如CT静脉成像(CT venography,CTV)、MR静脉成像(MR venography,MRV)等对其诊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CTV需要静脉注入对比剂,而且辐射剂量较大,因此本文主要应用MR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病变。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5年9月引进美国GE Light Speed VCT以来,至2007年3月止,共计检查冠状动脉CTA866例,其中与我院心内科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中的21例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结果显示最新的无创心脏CT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心脏CT检查技术已逐渐被认为是目前进行冠心病筛查和其他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技术,在心血管诊断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下面简要阐述我院应用64排V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方法及体会。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5年9月—2007年3月我院影像科检查的86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GE Light Speed VCT…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不能手术的肺癌在治疗上仍是一个难题。以往采用化疗加放疗或单纯化疗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静脉滴注抗癌药物后,进入肺癌组织的浓度仍较低,杀伤癌细胞效果较差,而全身副作用却很大,病人难以忍受,因之也难达到满意疗效。1964年Soderberg从支气管动脉内直接灌注氮芥治疗肺癌以来,国内外都在不断改进和开展中。我院从1988年以来对10例确诊肺癌而不能手术的病人,采用经股动脉插管从支气管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进行治疗,均收到较为满意疗效,今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39~65岁。左侧6例,右侧4例。内7例经纤支镜作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