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子衍宗丸出自《丹溪心法》,由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组成,具有补肾益精之功效,主治肾亏腰痛、尿后余沥等肾虚病症。笔者用于治疗各种杂症,效果亦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阳虚腹泻多由过食苦寒 ,伤阳 ,伤胃或素体脾肾阳虚所致。临床常表现为腹泻和腹痛。笔者从 2 0 0 0年~ 2 0 0 2年采用针刺加TDP (红外线 )照射治疗阳虚型腹泻 1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10例 ;年龄最小者 3 0岁 ,最大者 66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2年。其中肝硬化 1例 ,慢性胆囊炎 1例 ,慢性结肠炎 16例。腹泻 1日内少则 1~ 2次 ,多则 6~ 7次。2 治疗方法针刺取穴 :( 1)肾俞 (双 )、大肠俞(双 )、合谷 (双 )、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双 )、足三里 (双 )、三阴交 (双 )、公孙(双 )。 ( 2 )脐周穴 :…  相似文献   
3.
抗衰老食物推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雅兰 《长寿》2005,(6):31-31
芝麻,分为黑白两种,而这两种芝麻所含的成分大致相同,但若想使芝麻发挥其最佳的功效,则以黑芝麻为佳。  相似文献   
4.
张雅兰 《长寿》2005,(8):24-24
蜂蜜,又称蜜糖。其来源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来自野蜂的蜜糖,即由山野的蜜蜂在岩隙或树穴结房酿成的,采下来时色清而稀,很清甜,酸味稍重。此种野蜜,滋润之中而有降火的作用,且有很强的解毒能力。另一种蜜则是由人工饲养的家蜂酿制而成的,也就是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蜂蜜。市面上的蜂蜜有很多种,各自的色素和气味也有所不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与蜜蜂所采的花朵和嫩芽有关,而在功效方面大抵是差不多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济源市群体性并殖吸虫病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省并殖吸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使用ELISA方法对被调查者血液进行并殖吸虫IgG抗体检测,使用改良加藤法和消化沉淀法分别对粪便和痰液样本进行并殖吸虫虫卵检测。使用双筛水沉法检测疫源地中间宿主(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使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1.56%的师生因感染并殖吸虫而患病,老师并殖吸虫病发病率高于学生(χ~2=13.870, P0.001),吃生的或烤的溪蟹的师生并殖吸虫病患病率(55.56%)要远高于未食用溪蟹的师生(2.86%)(χ~2=16.995,P0.001),且相关性很强(RR=19.44)。病例以肺部临床表现为主,多数病例(77.8%,7/9)潜伏期在并殖吸虫病一般潜伏期之内,从1例患者的血痰中发现了并殖吸虫虫卵;疫源地54.55%的第二中间宿主中检出斯氏并殖吸虫囊蚴。结论这是一起因生食半生食溪蟹而致的群体性并殖吸虫病感染事件,当地人群有较高感染风险,并殖吸虫病应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学校学生蛲虫病感染情况和蛲虫病感染相关的日常行为习惯,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在郑州市某小学旁的社区门诊设立为期3天的蛲虫病免费检测点,通过宣传单和校讯通等宣传方式,鼓励该校学生主动到检测点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筛查,并要求所有3-6年级学生填写日常卫生习惯相关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结果该校学生共计739人,其中372人主动参与肛拭检测,主动检测率50.34%,1年级学生主动检测率最高81.10%(103/127),6年级最低24.39%(30/123),主动检测率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χ~2=141.56,P0.01)。总蛲虫感染率2.42%(9/372),其中男生感染率1.44%(3/208),女生感染率3.66%(6/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5)。问卷调查显示:20.72%(92/444)的学生平时只用清水洗手;吃零食前、三餐前和排便后每次都洗手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8.87%(217/444)、61.94%(275/444)和70.05%(311/444);有咬手指甲习惯的学生比例为40.54%(180/444);有单独供自己使用的毛巾的学生比例为67.79%(301/444);经常或偶尔喝生水的学生比例为29.50%(131/444);最近一年吃过打虫药的学生比例为23.42%(104/444)。结论易于蛲虫传播的不良习惯还普遍存在于该校学生中,应继续加强卫生宣教和监测,以防止蛲虫病在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造成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套系统的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并对临床实验中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脑卒中的针刺治疗分为3期,即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无意识障碍,体质尚可,应及早配和针灸治疗,宜体针弱刺激。脑出血患者针刺介入时机相对脑梗死延后。恢复期阶段对肢体功能恢复及一些并发症最适宜针灸治疗。应先促使休克的脊中枢恢复其对下级神经元的控制功能,及时恢复脊髓反射弧重建。此时以梅花针叩刺督脉及背俞穴并加运动头针、体针对症治疗。对于失语、吞咽困难等并发症,运用运动头针及时对症治疗。后遗症期以功能锻炼为主,减少针灸次数,间断治疗。结论:脑卒中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应采用将各种针法优化组合的临床方案,这样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纤溶酶与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福建晋江市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均发病后6 h以上入院,不适合静脉溶栓)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纤溶酶200 U加100 mg阿司匹林口服1 次/d,对照组仅口服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两组均常规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1 次/d,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1个月、6个月后的预后。结果 治疗组肢体瘫痪较对照组明显好转,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明显病情加重病例。结论 注射用纤溶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认识,并探讨JAK2 V617F基因突变与疾病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3例ET转AML患者在转变前后进行骨髓形态学、细胞遗传学、JAK2 V617F基因检测及转变后进行免疫学检测,比较转变前、后的特点,以及临床特征、诊治经过。结果:例1患者诊断ET 5年后转化为AML-M2a,患者放弃治疗出院;例2患者诊断ET 6年后转化为AML,化疗1个疗程后骨髓部分缓解,后血小板持续上升达702×10^9/L,呈ET骨髓象,1年后AML复发,再行化疗未缓解;例3患者诊断ET 7年后转化为AML-M6a,患者放弃治疗出院。3例ET转化为AML的形态学异形性较初诊急性白血病更明显,单纯依靠形态学均未能准确分型,结合免疫学检测后才能较准确分型。例1和例2 ET患者转变前、后JAK2 V617F基因均阳性,例3患者ET时期阳性,转AML后阴性。例1患者ET转化AML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复杂染色体核型,而例2和例3患者均显示为正常核型。结论:ET转化的AML形态学异形性较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更显著,需结合免疫学检测才能较准确分型;ET转化为AML可能未涉及JAK2 V617F基因突变,可能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出现相关;ET转化的AML病情凶险,化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10.
张雅兰 《长寿》2006,(6):21
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白内障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是一种致盲的眼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引起这种老年性白内障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本病与紫外线的照射、营养的失衡、用眼过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针对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