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和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健康受试者口服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1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不同剂量托拉塞米5,10和20 mg(n=9)或连续7天每日口服托拉塞米10 mg(n=10)。观察血压,尿量,24 h尿钾、钠、氯和血钾、钠、氯,心率,呼吸,心电图和心电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指标。 结果 5,10,20mg 3组单次服药后24 h总尿量分别为2.24,2.60和3.17 L(P<0.05),24 h尿钾、钠、氯的排泄随托拉塞米剂量增加而略增加(P>0.05)。连续服药,首次药后的24h尿量及尿钾、钠、氯的量最多。单次和连续给药后血钾、钠、氯均未见下降,甘油三脂增加0.1~0.4 mmol.L-1(P<0.05)。4例受试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在5~20 mg,托拉塞米利尿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国人对托拉塞米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阎秀英  杨志敏  贺丽霞  张阴凤 《护理研究》2004,18(19):1754-1755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不仅病死率高 ,而且急性心肌梗死不易及时诊断。本文旨在分析其临床特点 ,探讨护理要点。1 资料   1996年 11月— 1998年 9月经本院急诊室收入院的 3 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老年病人 ,占同期收入院的787例急性心肌梗死的 4.1%。其中临床资料完整且不合并其他心脏病的 2 4例病人为观察对象。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60岁~ 92岁 ,平均 71.5岁。2 诊断标准2 .1 AMI诊断标准 ①持续胸痛 >2 0min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无胸痛病人有符合AMI的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的动态衍变 ;②心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使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好地、安全的接受治疗、护理,进行了有意的探索.方法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2003年3月~2004年4月,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开展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疾病顺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发病率明显上升。而高血压又是许多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轻度高血压患者,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率均可增加。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从控制高血压与生存的关系方面,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防治宣教,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就宣教内容与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98年以来心血管药物模式病房的护理管理特点进行分析.以硬件管理及软件管理为主线,以相关制度的建立及不断完善改进为先导,落实各种管理职责及建立相关工作流程.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及体系,保证了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安全性,保证了受试者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98年以来心血管药物模式病房的护理管理特点进行分析。以硬件管理及软件管理为主线,以相关制度的建立及不断完善改进为先导,落实各种管理职责及建立相关工作流程。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及体系,保证了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安全性,保证了受试者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评价国产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坎地沙坦酯16 mg/氢氯噻嗪12.5 m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清洗期后,进入坎地沙坦酯片8 mg单药治疗期,对4周后坐位血压未达标者(达标为血压<140/90 mmHg),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分别服用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复方坎地沙坦酯组,28例)或16 mg坎地沙坦酯片(坎地沙坦酯组,27例)治疗8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变化.观察组内与组间服药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血压变化,谷峰比值及血压平滑指数.结果共55例患者完成动态血压监测,两组基础指标比较无差异.复方坎地沙坦酯组与坎地沙坦酯组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全日平均值(24小时)、日间平均值(600~2200)、夜间平均值(2200~600)均明显下降,与同组基线值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复方坎地沙坦酯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全日平均值(24小时)、日间平均值(600~2200)、夜间平均值(2200~600)的降低幅度与坎地沙坦酯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服药谷峰比值(SBP/DBP)复方坎地沙坦酯组分别为99.36%(19.16/19.28 mmHg)和87.36%(10.14/11.61 mmHg),复方坎地沙坦酯组分别为54.42%(7.30/13.41 mmHg)和64.86%(6.43/9.91 mmHg).血压平滑指数(SBP/DBP)在复方坎地沙坦酯组为4.53/3.91,坎地沙坦酯组为1.29/1.52.结论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复方制剂比单药降压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动态血压平均下降幅度日间>全天>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复方坎地沙坦酯控制血压更平稳.  相似文献   
8.
自1977年首次对冠心病病人实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PTCA已经成为临床广大患者广泛接受及开展的一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心血管内科病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使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好地、安全的接受治疗、护理,进行了有意的探索。方法 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 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2003年3月~2004年4月,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CI术后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以指导护理人员进行有目的的健康宣教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8年10月~2008年12月在阜外医院四病房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PCI术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认知程度受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知识宣教工作十分迫切,宣教工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并注意方式和内容,以达到改善患者健康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