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测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PNH异常克隆中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1例PNH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发作性PNH 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3~69岁)、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0~68岁);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56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和Th细胞亚群变化以及CD4+CD25+T细胞和Th3细胞数量,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采用F检验、Bonferroni方法、H检验、χ2检验。结果 AA-PNH组CD4+/CD3+细胞和CD4+/CD8+比例低于对照组[(44.55±11.91)%比(57.61±6.90)%、0.66(0.38,1.26)比1.32(0.86,1.64)],CD8+/CD3+细胞高于对照组[(62.31±10.76)%比(45.51±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A-PNH组Th1/CD3+CD4+细胞高于发作性PNH组及对照组[(24.27±4.30)%比(12.61±3.02)%、(4.0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PNH组及发作性PNH组CD4+CD25+ T细胞和Th3细胞的数量高于对照组[(67.82±15.67)×106/L、(97.11±17.10)×106/L比(43.86±9.52)×106/L,(57.15±10.58)×106/L、(82.27±15.15)×106/L比(42.35±9.33)×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性PNH组、AA-PNH组中FOXP3及TGF-β的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TGF-β及IL-10浓度均高于对照组[86.67%(13/15)、75.00%(12/16)比40.00%(10/25),73.33%(11/15)、62.50%(10/16)比36.00%(9/25),(49.76±2.03)μg/L、(37.29±1.78)μg/L比(17.01±3.27)μg/L,(7.86±1.17)pg/ml、(5.57±1.13)pg/ml比(1.33±0.4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NH患者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功能亢进,推测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使其在PNH异常克隆中逃避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剂量MP方案与HA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低剂量联合化疗在治疗AA-PNH综合征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9例复发难治的AA-PNH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采用低剂量联合化疗的疗效,其中5例予MP方案(马法兰2 MG/(M~2·D),泼尼松0. 5 MG/(KG·D),口服,D 1-7),4例予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2 MG/D,阿糖胞苷100 MG/D,静滴,D 1-5),比较不同患者治疗前后PNH克隆、激素用量及溶血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疾病复发、输血依赖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每名患者均行1-2个疗程化疗。结果:9例患者中7例患者治疗有效,其激素用量较化疗前明显减少,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化疗后贫血有所缓解(P 0. 05)。7例有效患者中1年内复发1例,且有效者中3例PNH克隆负荷转阴,5例患者1年内均未再输血,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骨髓抑制。结论:低剂量联合化疗方案对AA-PNH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患者对其耐受性较好,可作为复发难治的AA-PNH综合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啶片结合外用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啶片结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疗效分别为87.50%、83.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方对急性湿疹具有良好治疗作用,临床疗效与卤米松乳膏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化疗联合干扰素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的临床疗效,探讨ATLL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8例AT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诊治方案的疗效,其中4例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8例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联合CHOP方案治疗,6例用CHOP方案化疗,7例用EPOCH方案化疗,3例患者拒绝化疗,只接受对症处理。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常规、血清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血沉、β2微球蛋白、Ki-67阳性率及生存时间等变化情况。能耐受化疗患者均行2个疗程及以上。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接受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有效的3例,1例进展;接受重组人α-2b干扰素联合CHOP方案化疗有效的7例,1例进展;使用CHOP方案化疗有效的3例,进展2例,死亡1例;使用EPOCH方案有效的4例,2例进展,死亡1例;拒绝治疗患者死亡2例,进展1例。化疗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单用化疗组及单用干扰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的PFS高于单用干扰素组(P?<0.05),而OS无差异(P?>0.05)。单用干扰素组的OS和PFS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干扰素治疗可作为ATLL的治疗选择,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通络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将64例CKD 3~4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通络泄浊方治疗。2组疗程为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TGF-β_1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UN、Cr水平均降低(P0.05),Hb、eGFR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b、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GF-β_1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GF-β_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通络泄浊方可有效改善CKD 3~4期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清TGF-β_1,从而改善肾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期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体质、证候分布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就诊的300例CK3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并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证候诊断,统计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并探讨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300例CKD 3期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证候类型主要以气虚、阳虚、血瘀、湿热为主;主要体质类型与证候类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组间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是CKD 3期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类型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导师四时变化用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客观指标变化,总结分析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四时辨治规律,进而创建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季节变迁而体内环境、病情变化自然规律的治疗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艾曲泊帕联合环孢素(CsA)和单用CsA治疗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6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治疗中心76例初治TD-NSAA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使用艾曲泊帕联合CsA治疗(艾曲泊帕治疗组),31例为同期基线匹配单用CsA治疗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治疗3、6、12个月及随访终点时血液学反应(HR)及完全缓解(CR)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艾曲泊帕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进一步提高,至随访终点,获得更多的CR及HR,同时随着艾曲泊帕最大稳定剂量的增加,HR有逐渐增加趋势。治疗6、12个月,艾曲泊帕治疗组骨髓巨核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脱离血小板输注中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8),且中位血小板输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9)。艾曲泊帕治疗组在3、6、12个月血小板较基线升高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铁超负荷及治疗前血小板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Mcl-1基因异常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异常克隆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3例PNH患者为病例组(男7例, 女6例, 中位年龄27岁), 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8例, 女7例, 中位年龄38岁)。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检测PNH异常克隆细胞与正常细胞中Mcl-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然后敲除PNH患者CD59-细胞中Mcl-1基因后检测siRNA-Mcl-1转染前后PNH异常克隆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物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PNH患者CD59-细胞组、CD59+细胞组、对照组的Mcl-1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2.48±0.25)、(1.61±0.19)、(1.21±0.08), CD59-细胞组高于CD59+细胞组及对照组(P=0.031、0.022), 而CD59+细胞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同时PNH患者Mcl-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CD59-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