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从母亲体中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行准确的数据实时处理,分离出胎儿心电(ECG)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的幽门螺杆菌菌株cagA基因PCR检测方法,为客观评价CagA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中已知的cagA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针对cagA基因保守序列,可扩增297bp片段的PCR引物,用PCR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cagA基因,与SDS-PAGE检测CagA蛋白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CR检测82株国内幽门螺菌杆菌的cagA基因,77株为cagA阳性,阳性率为93.9%,SDS-PAGE显示包括所有PCR扩增阴性菌株在内的74株幽门螺杆菌均表达CagA,阳性率为100%,PCR检测cagA基因的敏感性为93.2%。结论 建立了敏感性高的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人群及不同胃部疾病病例来源的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基因cagA、iceA、vacA及HP0519的分布.方法采用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析150株幽门螺杆菌上述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特点,并对其分布作初步统计分析.结果93%(139/150)中国菌株cagA基因3′端重复序列的PCR产物具有东方菌株特征.75%(113/150)菌株iceA基因为iceA1,19%(29/150)为iceA2,不同地区间iceA基因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云南菌株iceA1、iceA2的分布与菌株分离个体的种族特点及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96%中国菌株(144/150)vacA基因s区的等位基因为s1;m区等位基因m2、m1b和m1b-m2的比例分别为57%(85/150)、27%(41/150)和11%(16/150),仅2株福建菌株为m1a.不同地区间vacA s1、m2、m1b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云南菌株m1b-m2的分布高于福建和北京菌株.云南菌株vacA s区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分离个体的种族及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vacA m区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但不同民族间m2的分布有显著差异,白族人群m2的分布显著少于汉族和纳西族.93%(140/150)的中国菌株HP0519基因具有24 bp和15 bp DNA插入和缺失的多态性特点.不同地区间HP0519基因的多态性无显著不同.云南菌株HP0519的多态性与菌株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显著关系,但来源不同民族菌株的HP0519基因存在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中国菌株cagA 3′端JF/TR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东亚菌株特点.中国菌株vacA基因多为s1,其分布与菌株分离个体的临床疾病类型无关.中国菌株vacA基因m区的分布具有多样性.中国菌株HP0519基因具有24 bp和15 bp插入和缺失的多态性特点.  相似文献   
4.
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编程软件,使用灵活方便,在该环境中,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构造各种虚拟仪器.本文介绍一种在 LabVIEW环境中设计的信号发生器和虚拟示波器综合测试仪的方法,利用该仪器可以方便记录数据、数据回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源性疾病监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感染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科学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针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图谱分析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2015-2017年,共收集1 105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的检出率为0.54%(6/1 105),霍乱毒素基因ctxAB均为阴性,血清学分型为非O1/O139型,其中5株霍乱弧菌携带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 菌株PFGE聚类分析结果和MALDI-TOF MS图谱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霍乱弧菌流行强度不高,但其感染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应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相关空肠弯曲菌细胞毒素(CDT)作用。方法9株GBS相关空肠弯曲菌以及4株腹泻患者分离菌株的全菌蛋白分别以0.001μg~5μg/mL的浓度作用于HeLa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获得不同菌株对细胞作用的差异。结果不同菌株间产生细胞毒作用的浓度范围从0.01μg/mL到5μg/mL。结论GBS相关菌株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素作用与腹泻患者分离株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空肠弯曲菌菌株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素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深圳市禽源、牛源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与相同时期和地区腹泻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比较,寻找空肠弯曲菌传播的证据。方法 对深圳市2016年3—11月分离的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进行复苏、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应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空肠弯曲菌126株,其中腹泻患者来源22株、禽源44株、牛源60株。除3株不能分型外,其他123株菌成功获得PFGE图谱。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呈现不同的基因特征:人源菌株PFGE带型高度多态化,未发现集中型别;P1是禽源空肠弯曲菌的主要型别;牛源菌株呈现多型别分布,主要型别有C1~C6。综合分析发现,有3个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患者和禽牛来源的菌株。T1型别有12株菌,分别来自患者(3株)、禽类(6株)和牛(3株),T2型别包含5株菌,来自患者(1株)、禽类(2株)和牛(2株);T3型别包含7株菌,仅来自患者(1株)和牛(6株)。结论 本研究发现3个空肠弯曲菌型别(T1,T2和T3)同时包含腹泻患者和禽牛来源菌株,为空肠弯曲菌的溯源提供证据。T1可能是深圳市空肠弯曲菌的主要流行型别,在腹泻患者、禽源、牛源菌株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得北京市顺义区零售市场生猪肉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集样本,应用细菌增菌培养并同时对增菌液进行荧光PCR预筛查的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于鉴定阳性菌株应用传统PCR及多重荧光PCR方法分析5种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应用肉汤稀释法获得分离菌株的耐药特征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分子分型。结果 70份样本中19份增菌液foxA基因实时荧光PCR筛查阳性,阳性率为27.14%(19/70)。19份foxA筛查阳性标本培养获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9株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7.74%、84.21%、47.39%和42.11%,其携带毒力基因特征均为ail-/ystA-/ystB+/yadA-/virF-。17株菌完成PFGE检测并被分为15种带型。结论 针对增菌液进行荧光PCR预筛查,可提高食品样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培养的检出率。菌株毒力基因的荧光PCR组合检测可快速获得分离菌株的毒力特征。本次研究中分离自本地区零售生猪肉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未发现显著遗传聚集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一起产气荚膜梭菌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PFGE)混合感染导致的腹泻暴发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采集暴发事件的病例粪便样本;病原体筛查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细菌分离使用培养法;菌株毒力基因鉴定使用普通PCR方法;菌株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菌株分子分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 结果 9份粪便样本核酸中,6份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astA+(+:基因阳性),8份样本产气荚膜梭菌cpa+,5份样本同时检出2种病原体。6份粪便标本分离到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均astA+;8份粪便标本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其中2株cpa+/cpe+,6株cpa+/β2+。6株肠聚集大肠埃希菌分为2种PFGE带型,其中5株同带型,也为同种耐药表型(AMP-CFZ);8株产气荚膜梭菌分为3种PFGE带型,其中6株cpa+/β2+的菌株同带型。 本次腹泻暴发事件可能由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导致。  相似文献   
10.
王园园  李颖  张爽  张彦春  马红梅  张茂俊 《疾病监测》2018,33(12):1048-1053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弯曲菌引起腹泻的现状,探索弯曲菌分离检测方法及其耐药特征。 方法 收集2017年顺义区2家医院成年人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分离培养。 用滤膜法分离培养弯曲菌并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372份粪便标本共检出39株弯曲菌,检出阳性率为10.48%,包括36株空肠弯曲菌(92.31%,36/39)和3株结肠弯曲菌(7.69%,3/39)。 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的阳性率分别为6.99%(26/372)、0.27%(1/372)、9.14%(34/372)、12.63%(47/372)。 弯曲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恶心、脱水为主,且多为水样便。春秋季检出率高于夏冬季,高峰出现在10月。弯曲菌感染病例以16 ~ 45岁青壮年居多;男、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8);职业以学生、其他职业、商业服务居多。 可疑感染食品为蔬菜类、粮食类、水产及其制品。 3株结肠弯曲菌分离株仅对氯霉素敏感。 36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高,包含萘啶酸(97.22%)、环丙沙星(97.22%)、四环素(86.11%)、氟苯尼考(58.33%)。19株空肠弯曲菌(52.78%)存在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谱主要为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47.37%,9/19)。 结论 弯曲菌感染引起腹泻的比例较高,春秋季高发,耐药性严重且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