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胆囊声象图上胆囊壁增厚,毛糙、能否提示慢性胆囊炎尚未见报导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胆囊壁增厚及其收缩功能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核苷酸(cAMP)及环乌苷酸(cGMP)是各种动物细胞内具有重要生物效应的物质,肝硬化时,由于其免疫功能失调,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增殖,从而影响 cAMP 及 cGMP 的血浆含量。本文对14例肝硬化患者血浆 cAMP 和 cGMP 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1.1 对照组本院健康献血员19人,男15人,女4人,年龄20~40岁。1.2 肝硬化组皆为本院消化专科住院病人,经检查均确诊为肝硬化者,男12人,女2人,年龄28~55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方法:选择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0例,正常健康人20例,抽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CGRP含量。结果:CGRP在Hp感染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4.
环核苷酸(cAMP)及环乌苷酸(cGMP)是各种动物细胞内具有重要生物效应的物质,肝硬化时,由于其免疫功能失调,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增殖,从而影响 cAMP 及 cGMP 的血浆含量。本文对14例肝硬化患者血浆 cAMP 和 cGMP 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1.1 对照组本院健康献血员19人,男15人,女4人,年龄20~40岁。1.2 肝硬化组皆为本院消化专科住院病人,经检查均确诊为肝硬化者,男12人,女2人,年龄28~55岁。  相似文献   
5.
环核苷酸(cAMP)及环乌苷酸(cGMP)是各种动物细胞内具有重要生物效应的物质,肝硬化时,由于其免疫功能失调,肝细胞变性、坏死与增殖,从而影响 cAMP 及 cGMP 的血浆含量。本文对14例肝硬化患者血浆 cAMP 和 cGMP 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 对象1.1 对照组本院健康献血员19人,男15人,女4人,年龄20~40岁。1.2 肝硬化组皆为本院消化专科住院病人,经检查均确诊为肝硬化者,男12人,女2人,年龄28~55岁。  相似文献   
6.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肝硬变、15例肝癌和20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变组、肝癌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变组中伴有腹水20例,不伴腹水10例,二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接近(P>0.05)。提示在肝硬变、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内皮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对肝硬变腹水的形成并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7年6月至1992年12月经内镜微波、高频电摘除上消化道息肉95例,共128颗,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33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岁。息肉位于食道者3例,胃89例,十二指肠3例,其中单发77例,多发18例。息肉直径小于0.5cm 35颗,0.6~1.0cm 30颗,1.1~1.9cm 19颗,大  相似文献   
8.
选择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0例,健康人2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旨在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与CGRP的可能关系。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分别为3579±1432与5351±1325;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CGRP血清水平降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测定62例良、恶性腹水病人的腹水纤维连接素(Fn)、胆固醇(Ch)及总蛋白(TP)浓度,恶性腹水组Fn和Ch浓度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以Fn浓度80μg/ml及胆固醇浓度1.036mmol/L作为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界值,判断符合率分别为85.5%和77.4%,提示检测腹水Fn浓度可用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6岁,反复腹胀8年,加重2月于2003-07收住本院。腹胀与进食无关,每日仅进食流质。大便黄稀,3-4次/d,无发热盗汗、腹痛及关节疼痛。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查:T36.5℃P80次/min R20次/min BP 120/70mmHg(1mmHg=0.133kPa)体重35k身高162cm,营养差,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心肺正常,腹稍隆,腹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