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是维持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SALL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SALL4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转导,参与肿瘤生长、转移、耐药和复发。SALL4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相关。靶向抑制SALL4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抗肿瘤效果。本文就SALL4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临床药学质量控制(质控)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质量提高工具PDCA循环法,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逐步建立与完善临床药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比较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临床药学质控指标的达标情况变化,评价临床药学质控工作效果。结果:通过形成临床药学三级质控体系与采用垂直+水平管理模式,制定10+X临床药学工作记录表单、质控检查计划,建立分享与个人申诉机制等举措,临床药学质控指标的达标情况逐渐改善,总达标率自90.5%增长至97.5%(r=0.71,P=0.03)。结论:我院临床药学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相关经验或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特比萘芬致味觉丧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名55岁女性,因患甲癣口服特比萘芬250mg,1次/d。约1个月后,患者感觉对咸、苦等味道不敏感。继续服药1月余,其味觉完全丧失,遂停药。随访20d,患者味觉未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抗急性心肌梗死药)单次静脉给药后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5,10,15mg剂量组),建立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r-SAK的血药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r-SAK符合二房室一级消除模型,%为6.68-23.19L,AUC0-t为1.39-3.59μg·h·mL^-1,为1.35~4.37h。结论建议临床给药方法为r-SAK10mg、30min内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肝移植患者术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行原位肝移植术(OLT)的晚期肝病患者8例,在术中三个不同时期(切肝期、无肝期和再灌注期)静脉注射瑞芬太尼3~6μg.kg-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瑞芬太尼的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进行药代动力学数据处理。结果在肝移植术中的三个不同时期静注瑞芬太尼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无肝期、切肝期和再灌注期的t1/2β分别为(13.25±8.87)、(13.27±6.07)和(13.22±8.36)min;CL分别为(42.05±17.31)、(32.90±12.20)和(63.80±28.79)mL·(kg·min)-1;Vd分别为(811.15±634.84)、(651.46±406.01)和(1103.09±748.63)mL·kg-1;AUC分别为(155.46±62.68)、(187.19±58.53)和(112.34±66.85)ng·min·mL-1。无肝期和再灌注期的AU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6)。结论瑞芬太尼可能存在明显的肝外代谢,在体内分布和消除迅速,在肝移植术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exosome)中抗分化非编码RNA(DANC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胃癌细胞培养上清和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DANCR在人胃癌细胞系HGC-27中表达水平(4.43±0.37)明显高于胃黏膜上皮细胞(1.0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C-27细胞培养上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3.06±0.14)明显高于GES-1细胞(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NCR在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的平均含量[5.060(1.380,22.785)]较胃良性疾病患者[0.535(0.340,1.380)]和体检健康者[1.200(0.605,1.655)]明显升高(Z分别为-3.409,-4.229,P均0.01),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胃良性疾病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血清exosome中DANCR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8,P0.05)。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77,95%可信区间(CI)为0.678~0.876,cut-off值2.50,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84.4%。结论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升高,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 gov、CNKI、万方数据库及NTIS、SIGLE两个灰色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4月25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研究结果。结果 最终纳入1篇队列研究,4篇病例系列研究。队列研究应用万古霉素球内注射治疗眼内容炎16例,与庆大霉素球内注射疗法18例进行了病例对照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但显效率万古霉素组为50.0%,庆大霉素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篇病例系列研究,研究疾病均为外源性眼内炎,共纳入295例患者295只眼,每个研究为63~96例,男性占51.0%~58.7%,其中1篇文献无性别数据,平均年龄66.9~76.0岁,平均随访12.7~15.7个月。研究干预措施为万古霉素联合阿米卡星或头孢他啶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联合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注射和(或)联合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后视力较前有明显改善;本次研究所纳入5篇研究中,未见任何关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的眼内或全身系统性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外源性眼内炎患者,包括眼手术后或眼外伤后,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阿米卡星或万古霉素+头孢他啶进行经验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但尚需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8.
全麻病人静脉注射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全麻下成年病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择期手术成年病人10例, ASA Ⅰ或Ⅱ级,在全麻平稳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5μg·kg~(-1),分别在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2、3、5、7、10、 15、20、25、30、45、60、90min 分别取动脉血1.5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结果瑞芬太尼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变化符合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1.6±0.5)min,消除半衰期(22±10)min,血浆清除率(2.1±0.4)L/min 及表观分布容积(66±29)L。结论本研究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表观分布容积与国外研究结果存在明显不同,提示不同种族群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伏隔核(NAc)壳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大鼠肥胖症的治疗作用,阐明DBS治疗肥胖症的可行性。 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DBS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2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分别通过立体定向给予电极固定装置植入、电极植入,DBS组大鼠给予高频电刺激7 d,对照组不给予刺激,电极拔除后继续观察28 d。实验全程(57 d)每日监测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综合比较2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 结果:NAc壳电刺激第5天开始DBS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低于对照组(P<0.05),至实验结束时DBS组大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幅度为10.2%,对照组为35.7%。电刺激期间DBS组大鼠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结束后2组大鼠摄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饮水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Ac壳部可以作为DBS治疗大鼠肥胖症的理想靶点,一方面限制摄食行为,降低摄食量;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其与能量平衡系统相互作用,增加大鼠能量消耗,减缓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对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介绍,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的特点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