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选择不同浓度低离子溶液应用于血型血清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试验敏感性及特异性;实验表明,0.17mol/L、0.10mol/L、0.07/moL/L、0.03mol/L等不同浓度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3种试验中,浓度越低敏感性越强;二期低离子抑制剂抑制试验不仅具较强的敏感性,同时可避免假阳性反应。在实验室试验中,我们可根据不同试验目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感染患者交叉配血试验往往出现异常结果,因此找出影响急性感染患者交叉配血结果的因素,准确发布试验结果,对于急性感染患者的及时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5例出现配血结果异常病例的临床和配血资料,以确定在此情况下准确发布试验结果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1,男,23岁,头晕、乏力、发热15d,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血常规检查:RBC1.11×1012/L,WBC16.7×109/L,Hb40g/L,Plt105×109/L;诊断:贫血待查。患者2,女,80岁,股骨头颈骨折8d,咳嗽,肺X光透视见肺纹理增多及局部阴影,血压180/80mmHg;血常规…  相似文献   
3.
临床输血决策论证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不伤害、低风险、有利、尊重、公正"的医学伦理学原则下归纳分析、权衡、判断、选择、评价输血决策临床论证过程,提出了临床输血决策的综合论证模式.  相似文献   
4.
血站血库存量是血站血液供应能力的体现。其库存量取决于临床对血液的需求量。理想的库存量应能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量和库存时间,以提高输血的效力。文章对陕西省血液中心2005年全年采供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血站最佳血液库存量设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涨库警戒线、减库警戒线、最佳库存量上下限等几个库存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安近几年各医院医疗用血量发展变化情况,为以后的血液集采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用统计学原理统计了2003—2008年西安地区各主要医院的红细胞、血浆用量情况,得出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西安各医院临床红细胞、血浆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以平均每年约10%以上速度递增。结论最近这些年来,西安地区的临床用血和血浆的量呈逐年大幅度的增长,我们血站不得不加大采血的力度,包括加大采血数量,多加采血点采集血液,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但是凭成分分离的血浆却根本满足不了医院临床需要,我们有时不得不向外市调血浆以满足临床供求。  相似文献   
6.
输血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能正确使用,输血可以挽救生命.应用不恰当则可威胁生命安全并有传播疾病的风险.目前在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中,外科的用血量几乎占全院用血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7.
《献血法》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下,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5年底无偿献血比例已达95%,很多省市达到100%。为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卫生部要求自2006年10月,无偿成分献血必须实现100%,这成为各地献血工作新的目标。2006年,陕西省血液中心加强了成分献血招募工作,除在街头宣传动员外,还深入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2006年6月在西安3所大学举办成分献血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在临床急、重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机采血小板中血小板含量国内外有不同的要求,国内采供血机构也有不同的表述。本文随机抽取254份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质量报告:254份机采小板样本总体上血小板含量达到了≥2.5×1011/袋水平,但由于变异系数较大(Cv=15.74%),只能保证75%产品达到≥2.5×1011/袋水平.为血小板含量表述的直观,建议可也采用2.5×1011(-15%——— 45%)/袋的形式来表述血小板含量。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血车的结构对采血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站使用的由3类大客车改造而成的Ⅰ型(出入口同一门)、Ⅱ型(后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Ⅲ型(中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结构的采血车(均具备献血者筛查、候采、采血、休息和出入口等基本功能),按静态(消毒后,工作前)、动态(工作时间2—4 h)分区域[采血区(a)、候采区(b)、车间区(c)]进行空气培养,将3种结构采血车内的各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用q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态时3种结构的采血车内各区域、同一采血车不同区域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时3种结构的采血车各区域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车内部结构对不同功能区域空气细菌菌落数有明显的影响,设置采血位的最佳区域是距离车门较远且在单位时间里人员流动量最小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