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索乳房皮下切除与几种方法的乳房再造术,即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等即刻再造乳房的方法。方法选择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0例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5例,顺乳晕切口活检,病理检查确立诊断后,采用经乳腺切口行乳癌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若乳癌或良性肿瘤体积较大,另于腋窝部加做顺腋下皱襞的附加切口,以便于取出切除的组织及切除乳腺的腋尾部,同时可以切取腋淋巴结行冰冻切片活检。然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或局部皮瓣即刻行再造乳房,充填乳房切除后的空间,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修复乳头、乳晕切除后的缺损,并在此转移皮瓣上再造乳头、乳晕。结果经过多专科协作共完成15例,随访结果良好,无肿瘤复发。此法再造的乳房易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良好感觉,外观形态自然,再造乳房瘢痕较少,且手术切口瘢痕隐蔽。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乳房皮下切除与即刻乳房再造法,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I期完成肿瘤切除和乳房再造术,具有积极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施奈德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SCCD)是一种稀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部位在眼角膜,伴有结晶状沉淀,双眼发病,家族遗传性,男女患病几率均等。临床研究揭示角膜结晶状混浊化成因是胆固醇、磷脂等脂质在角膜上皮下和基质中异常积累。SCCD的发生与UBIAD1基因突变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但是致病的分子机制未知。本文综述了SCCD的发现发展历史、发病分子基础与临床研究,为SCCD的诊疗以及致病分子机制的阐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更加突出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式发展,更加突出卫生健康服务系统连续,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筑牢卫生健康根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西考察,给予方向指引、实践指导,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备受激励和鼓舞,倍增信心和力量。一年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三个年”活动,牢记“国之大者”,全力组织新冠疫情防控救治和平稳转段,圆满完成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任务,持续深化综合医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融合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和智慧健康总体规划,有序推进疾病预防体系改革,不断加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心肌梗塞 (perioperativemycardialischemi a ,PMI)死亡率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再发心梗无疑是雪上加霜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 临床资料从 1996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共开展CABG术 2 8例 ,低温体外循环 (CPB)下CABG 18例 (其中序贯桥 5例 ) ,常温CPB不阻断下 3例 ,非CPB下 7例。术后 1周内 3例发生心肌梗塞 ,其中男 2例 ,女1例 ,术前均发生过心梗 ,心功能Ⅲ~Ⅳ级 ,2例合并高血压 ,1例合并糖尿病 ,冠脉造影 3~ 5支病变 ,射血分数平均 4 2 %。手术方法均采用冷晶…  相似文献   
5.

施奈德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SCCD)是一种稀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的分子基础为UBIAD1基因突变,致病机理为UBIAD1基因突变后,UBIAD1蛋白构象发生改变而不能与GGpp化合物结合,导致UBIAD1-HMG CoA还原酶复合体无法分离,HMG CoA还原酶不能从内质网膜解离至细胞质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从而导致胆固醇和非甾醇类异戊二烯化合物在细胞中合成并积累。本文综述了SCCD的临床表现、分子基础及其致病基因UBIAD1的功能,以期为SCCD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为阐明UBIAD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而且水肿形成可引起神经细胞及其轴突的变性、坏死。研究发现,凝血酶、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补体和其他炎症因子,以及缺血等因素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形成的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臀下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臀下动脉的走行及变异情况,为临床手术应用该动脉供养的臀大肌肌皮瓣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选用10具18侧经红色乳胶液动脉灌注的标本,直视下解剖标本,显露臀下动脉及其周围组织,观察其走行情况。其中男性11侧,女性7侧,左9侧,右9侧。结果 臀下动脉通常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沿坐骨神经内侧向下走行,在出骨盆后平均于17.3、33.2及51.8mm处依次发出髋关节支、坐骨神经支及臀大肌支分别营养其支配区组织。18侧中共有7侧(其中女性5侧)属变异。结论 臀下动脉走行相对比较稳定,但变异较多,故术前宜行相关检查如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大致确定动脉走行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较以前明显增加,采用何种术式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还关系到她们术后自信心重建的问题。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应该成为外科医生选择术式的首要因素。目的:观察保留乳房皮肤的乳腺切除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的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15例患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7-10/2004-05收治,年龄20~46岁,均为单侧乳房患病。其中8例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T1N0M0,7例为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所有手术术前均向患者告知手术方案,征得患者同意。方法:采用保留乳房皮肤的乳晕环形切口行乳腺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不同术式行即刻再造乳房,充填乳房的内容,肌皮瓣再造时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弥补切除后的乳头乳晕部位。再次手术时在该转移的皮瓣上再造乳头。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伤口局部愈合情况。结果:经多专科协作完成15例手术,14例随访时间1年以上,无肿瘤复发。再造乳房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外观形态自然,瘢痕较少且隐蔽。结论:在严格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此法为一较完善的乳腺切除与乳房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较以前明显增加,采用何种术式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还关系到她们术后自信心重建的问题。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应该成为外科医生选择术式的首要因素。目的:观察保留乳房皮肤的乳腺切除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的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15例患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7—10/2004—05收治,年龄20~46岁,均为单侧乳房患病。其中8例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T1N0M0,7例为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所有手术术前均向患者告知手术方案,征得患者同意。方法:采用保留乳房皮肤的乳晕环形切口行乳腺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不同术式行即刻再造乳房,充填乳房的内容,肌皮瓣再造时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弥补切除后的乳头乳晕部位。再次手术时在该转移的皮瓣上再造乳头。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伤口局部愈合情况。结果:经多专科协作完成15例手术,14例随访时间1年以上,无肿瘤复发。再造乳房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外观形态自然,瘢痕较少且隐蔽。结论:在严格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此法为一较完善的乳腺切除与乳房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