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激活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Th2极性分化特点和表达于T细胞中的T盒(T-bet)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MTB-HAg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得MTB-HAg激活的T细胞(MTBAT),分别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培养后,再经10 ng/m L佛波醇酯(PMA)、500 ng/m L离子霉素(ionomycin)和2.5μmol/L莫能菌素(monensin)刺激6 h,四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选28 d MTBAT中的γδT细胞和CD4+T细胞,反转录PCR(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下培养的MTBAT中,γδT细胞一直优势表达IFN-γ,而Th2极化条件下,随培养时间增加IFN-γ+αβ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与中性条件培养比较,Th2极化条件下MTBAT培养28 d,Th0型(IFN-γ+IL-4+)γδT细胞显著增加;而Th2型(IFN-γ-IL-4+)αβT细胞显著增加。RT-PCR结果显示,Th2极化的γδT细胞仍高表达T-bet mRNA,而在CD4+T细胞T-bet mRNA表达被显著下调;同时,GATA-3 mRNA在γδ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Th2极化条件下,大部分γδT细胞仍为Th1型,仅部分极性分化为Th0型细胞;Th2极性分化的γδT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未表现出交互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不同病理分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明确的肺腺癌(LADC)患者137例,肺鳞癌(LSCC)患者82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59例,肺部良性病变(BCD)患者10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LADC组CEA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LSCC组SCCAg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SCLC组ProGRP、NSE阳性率及浓度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CYFRA21-1在LADC组和LSCC组阳性率及浓度水平均最高。以BCD患者为对照,CEA在LADC患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62.8%和 93.1%,SCCAg 在 LSCC 患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64.6%和91.2%,CYFRA21-1在LADC患者和LSCC患者中诊断灵敏度最高。ProGRP在SCLC患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1%和98.0%;联合检测中,CYFRA21-1与CEA联合检测对LADC有较高灵敏度(78.8%)和特异度(86.3%),AUC为0.891,CYFRA21- 1与SCCAg联合检测对LSCC有较高灵敏度(84.1%)和特异度(87.3%),AUC为0.912,NSE与ProGRP联合检测对SCLC有较高灵敏度(88.1%)和特异度(98.0%),AUC为0.952;在不同肺癌病理分型患者中,五个标志物联合检测与两个标志物联合检测相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EA、CYFRA21-1、SCCAg、NSE、ProGRP与肺癌病理分型相关,可作为肺癌诊断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氨基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RP(hs-CRP)含量水平,以探讨其在AC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ACS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vitros ECi免疫发光法同时检测2组样本血浆中的hs-CRP和NT-proBNP含量水平,并采用t检验比较2组的x珋±s差异有无显著性,对NT-proBNP与hs-CRP水平关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组血浆中的NT-proBNP和hs-CRP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NT-proBNP与hs-CRP浓度水平关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中的NT-proBNP和hs-CRP含量水平,对ACS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用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浆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的空腹肘前正中静脉血,一针三管,分别置于无任何添加剂的干燥真空采血管、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和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分离血清和血浆,2h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对3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白蛋白(ALB)测定值,肝素锂分离胶管低于血清管(P=0.016〈0.05);血糖(GLU)测定值,肝素锂分离胶管高于血清管(P=0.020〈0.05),其余指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浆可能会使ALB的测定值略偏低,而使GLU的测定值略偏高,但对TP、T.BIL、D—BIL、GGT、UA、URE.A、HDL、LDL、CH0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Pre 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arker,HBV-M)的检测,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比较HBV Pre-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和相关性。结果 168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57.1%,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76.7%,HBV-DNA阳性率为70.2%,Pre-S1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Kappa>0.75;而其在96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93.7%,HBV-DNA阳性率为94.8%。结论 Pre-S1抗原和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HBV复制的指标,Pre-S1 Ag较HBeAg更敏感地反应了HBV的存在和复制情况,可起到提示病毒是否复制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尿蛋白定量在蛋白尿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准确留取24h尿液进行尿蛋白定量;另留取随机尿,晨尿分别检测尿蛋白、尿肌酐,并计算尿蛋白/肌酐(Up/Ugcr)比值;同期抽取静脉血2ml,检测血肌酐(Cr)。结果24尿蛋白定量(Up)与随机尿及晨尿Up/Ug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853(P〈0.01)。结论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可用随机尿或晨尿Up/Ugcr(一次性尿蛋白定量)代替24hUp的测定,作为预测尿液蛋白排泄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与血清免疫和生化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14例乙肝患者血清,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化学发光法和速率法检测血清中的HBV-DN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分析各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 214例中, HBV-DNA阳性率为57.48%;HBeAg阳性率为28.04%。HBV-DNA载量与HBsAg和ALT水平均无相关关系(P>0.05), 但与HBeAg水平密切相关(P<0.01), HBV-DNA阳性组的HBeAg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P<0.01)。结论: HBV-DNA载量与HBeA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与HBsAg和ALT水平无相关性, HBsAg水平作为HBV-DNA的替代方法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酶(MBL)产生情况及型别特点。方法 采用K-B法对16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EDTA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并对MBL基因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5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用EDT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株,经PCR验证3株MBL阳性;均为VIM-2阳性菌株;PCR产物纯化测序结果证实与VIM-2型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我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MBL为VIM-2型,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