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负压吸引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对31例(55眼)LASIK手术患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测量LASIK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眼底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6mm半径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以地形图分9个区域显示.结果 31例(55眼)LASIK术前及术后黄斑视网膜9个区域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对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早期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 )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一年裸眼视力比较。方法 对PRK 5 0例 (98眼 ) ,LASIK 5 0例 (97例 )眼 ,屈光度 -0 .75D~ -6.0 0D。散光度 0 .0 0~ -4 .0 0DC ,术前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患者随访观察。结果 LASIK优于PRK ,LASIK在术后一年随访中裸眼视力均数值高于PRK ,术后 4天、1周、1月、3月两组裸眼视力有显著差异 ,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ASIK优于PRK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分析2例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方法:收集患者资料,提取患者及父母外周血DNA,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筛查致病基因,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致病变异;随后用Sanger测序在患者及其亲属中验证该突变。结果:患者1父母表型正常,患者2父亲有相似临床表现。患者1携带COL7A1基因73号外显子c.6082G>A(p.G2028R)的错义突变,其父母未发现该突变。患者2及其父亲携带2个致病的错义突变,即COL7A1基因c.6235G>A(p.G2079R)突变和KRT5基因c.499G>A(p.E167K)突变,其母未发现该突变。结论:散发患者存在的COL7A1基因突变属于新生突变;患者2及其父亲同时携带COL7A1基因和KRT5基因的杂合错义突变,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观察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01/05等效球镜低于-12.00D的46例88眼进行非球面切削或标准化LASIK术后进行随访,按术前屈光度数将其分为A组(<-6.00D)和B组(-6.00~-12.00D)两组,对比各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1mo裸眼视力、Q值、夜间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及满意率(后3者采取问卷调查)。结果:A、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t=0.62,P>0.05);A、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t=-0.372,P>0.05);A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眩光:χ2=2.397,P>0.05;夜间视物质量:χ2=1.263,P>0.05);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眩光:χ2=10.85,P<0.01;夜间视物质量:χ2=10.85,P<0.01);术后效果满意率达到98.8%。结论:非球面切削能明显改善-6.00D以上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
Rosai-Dorfman病(RDD)可累及皮肤、腮腺、眼睑、肝脏或乳房等,但同时累及皮肤、眼、骨骼的RDD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41 岁。右侧面部出现麻木感3个月,后于相同部位出现紫红色丘疹1个月,此时无系统受累。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淋巴组织细胞、浆细胞、巨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组织样细胞S100(+)、CD68(+)、CD1a(-),诊断:皮肤Rosai-Dorfman病。患者口服沙利度胺及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个月后皮损消退,但7个月后皮下组织增生累及眼眶并破坏骨质,至眼科行手术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黄斑水肿患者的视网膜后极部不同部位视锥细胞功能进行检测,客观定量评估黄斑水肿对视锥细胞的功能损伤情况。方法将80例(共129眼)黄斑水肿患者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分为弥漫性黄斑水肿组(A组)43例(共69眼)和黄斑囊样水肿组(B组)37例(共60眼),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7例(共38眼)为正常对照组(C组)。对所有受试眼采用mfERG检测,记录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结果 A、B 2组mfERG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均较C组明显延迟(P<0.05),平均反应密度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A组与B组mfERG 6个环状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N1波平均反应密度在5—6环较B组显著降低(P<0.05),P1波平均反应密度在4—6环较B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斑水肿可引起视网膜后极部不同部位视锥细胞功能的严重损伤,而弥漫性黄斑水肿累及黄斑及周围区域较黄斑囊样水肿范围广,其对中心凹旁和中心凹外视锥细胞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廖晓捷  王永波 《江西医药》2011,46(11):1041-1042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cone dyst rophy)是一种遗传性黄斑病变.主要累及视锥细胞功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色觉障碍等症状。因发病早期临床症状较少见,所以国内报道也较少,容易漏诊。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视锥细胞营养不良1例报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