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探讨CA125、CA15-3、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5例作为恶性组,另取同期4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3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等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恶性组血清CA125、CA15-3、CE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指标单独检测时,CA15-3的诊断效能最高,其准确度为65.0%,敏感度为33.8%,特异度为92.0%,阳性似然比为4.225,阴性似然比为0.720,与CA125和CE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联合检测时,准确度为74.3%,敏感度为50.8%,特异度为94.7%,阳性似然比为9.585,阴性似然比为0.519,与各指标两两联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相比,CA125、CA15-3、CEA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乳腺肿瘤的筛查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亚太感染控制协会(APSIC)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南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根据APSIC指南,结合参与研究的重症医学科实际情况,找出最佳循证证据及最佳临床实践路径,设计干预方案.选取观察组139例,对照组127例,观察组基于APSIC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指南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分析两组干预措施对预防CRBSI的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是否发生CRBSI对照分析显示,形成完整诊断的CRB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疑似CRBSI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静脉血栓(P=0.338)、其他并发症(P=0.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APSIC指南的循证干预并不能明显改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但是,基于指南的实践干预组发生CRBSI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说明基于APSIC指南的实践干预是有价值的,特别是Ⅰ级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早期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SCC、CEA及CA125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肺癌组3项肿瘤标志物浓度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P0.05);腺癌患者CEA和CA125测定浓度均显著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SCC测定浓度明显高于腺癌及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CEA及CA125联合检测可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