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320排动态容积CT在肝硬化患者灌注成像的作用以及临床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及44例肝脏正常者就诊同时行肝脏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扫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曲线和正常肝脏的时间-密度曲线基本一致.肝硬化患者经灌注后左右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患者的肝容积变化与HAP、HPP、HBF等肝脏血流灌注参数有关.结论 通过时肝脏灌注成像的方法可以对全肝血流灌注参数进行测量.肝硬化的程度可由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56层多排探测器螺旋CT(256层CT)在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DH)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256层CT心脏血管成像(CTA)和经胸部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的69例14岁以下CCDH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证实。CTA、TTE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256层CT与TTE的诊断优势。结果:256层CT与TTE诊断心脏部分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1.3%和98.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7);256层CT与TTE诊断心脏大血管连接部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5.7%和97.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1.0);256层CT与TTE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97.3%和84.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256层CT在CCDH的诊断中检出率很高,尤其是在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其检出率优于TTE。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20排动态容积CT在肝硬化患者灌注成像的作用以及临床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及44例肝脏正常者就诊同时行肝脏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扫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曲线和正常肝脏的时间-密度曲线基本一致。肝硬化患者经灌注后左右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患者的肝容积变化与HAP、HPP、HBF等肝脏血流灌注参数有关。结论通过对肝脏灌注成像的方法可以对全肝血流灌注参数进行测量。肝硬化的程度可由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胸部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免疫治疗用于难治性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难治性恶性黑色素瘤肺内转移患者,均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单抗免疫治疗,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疗效,并将患者分为进展组(n=17)和未进展组[n=32,包括稳定组(n=16)及部分缓解组(n=16)]。提取免疫治疗前增强CT图像中肺转移病灶信息,以3D-Slicer软件手动逐层勾画整个病灶并进行分割;采用Pyradiomics程序提取病灶形状特征、灰度一阶特征、纹理特征和小波特征,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递归式特征消除策略进行降维。以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分类模型,预测病变进展的可能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进展组、非进展组的效能。结果对每个靶病灶提取841个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3个影像组学纹理特征,分别为wavelet-HHH_glszm_Low Gray Level Zone Emphasis、wavelet-HHL_first order_Skewness和wavelet-LLL_gldm_Small Dependence High Gray Level Emphasis,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模型预测训练组病变进展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777,1.000)],测试组为0.860[95%CI(0.643,1.000)];预测训练组病变进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5.5%、91.2%、90.9%和91.3%,测试组分别为80.0%、80.0%、80.0%、66.7%和88.9%。结论基于治疗前胸部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免疫治疗疗效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