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组(观察组)120例和非结核病组(对照组)84例共计204例,两组患者均行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B-Ab),T-SPOT.TB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外周血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0.0%,明显高于TST(50.0%)和TB-Ab(55.8%)(P<0.05);外周血T-SPOT.TB、TST、TB-A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度分别为70.2%,65.5%,66.7%,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ST(81.2%vs 67.4%,P<0.05),但与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 70.5%,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阴性预测值为83.0%,明显高于TST(47.8%)和TB-Ab(51.4%)(P<0.05)。结论 T-SPOT.TB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较好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ST检测及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深入研究及各类抗精神病药的广泛使用,与之相关的催乳素水平及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IGRA)在结核病专科门诊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结核病门诊的268例疑似结核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评估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无卡痕,有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患儿中IGRA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结果 在结核病专科门诊,IGRA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AUC分别为80.6%、63.6%、48.6%、88.5%、0.74。IGRA诊断儿童结核病AUC(95%CI值),在年龄≤5岁患儿中为0.71(0.62~0.80),低于6~14岁组的0.75(0.70~0.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8,P=0.40);在可见卡痕患儿中为0.72 (0.67~0.78),与未见卡痕组的0.72(0.61~0.83)无统计学差异(Z=0.067,P=0.946);在有密接史组为0.83(0.75~0.91),高于无密接史组的0.72(0....  相似文献   
4.
岳英  宋立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56-1956
目的 改良森田疗法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疗效。方法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1例,均用利培酮维持治疗,均选用阴阳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及1年PANSS,SSPI总分变化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改良森田治疗合并利培酮治疗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一般康复治疗组,并能改善病人的慢性衰退症状。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子宫肌瘤,血运丰富,增长迅速,往往发生出血及缺血性改变即红色变性,并且极易造成流产。手术剥除出血多,如果出血难以控制,则需行子宫切除,被迫终止妊娠。故孕期的处理原则许多学者认为应保守治疗。但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试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极易发生流产,需精心处置。我们成功救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淑平  岳英  刘慧丽  李振东 《护理研究》2008,22(29):2663-2664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下降,但致残率增加,在其存活者中高达80%[1],因此,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对90例首发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组在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ADL)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则进行传统的门诊随访治疗。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每半年量表评定一次;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I-74)、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amily Burden Schedule,FBS)评定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在治疗开始、治疗2年末测定。结果治疗2年末:研究组GQOLI得分及其社会功能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48,t=2.387,P=0.020)。在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业余娱乐生活、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四个因子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BS总分、因子分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7,P=0.002;t=2.538,P=0.013;t=3.002,P=0.004)。结论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个体化全病程康复治疗方案,在高度个体化治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中心城区环境优势,将各种治疗有效地系统整合,借鉴国外的病案管理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随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对疾病的负担,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睡眠质量与血小板5-HT浓度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喹硫平组34例和阿立哌哇组34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ECD)在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5-HT浓度,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主观睡眠评价,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患者组治疗前5-HT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组治疗前后血小板5-HT浓度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组治疗前5-HT浓度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28,P=0.013);治疗后5-HT浓度与病程、家族史、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422,P=0.001;r=0.522,P=0.000;r=0.575,P=0.000);5-HT浓度变化率与治疗前PSQI因子分--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及家族史、治疗前SRSS总分呈正相关(r=0.429,P=0.001;r=0.644,P=0.000;r=0.539,P=0.000;r=0.694,P=0.000)。结论血小板5-HT浓度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中枢5-HT的功能,以血小板5-HT含量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标记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后血药浓度、治疗效应以及药物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10/2005-01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及其分部、徐汇区及卢湾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氯丙嗪组37例(吸烟者14例,非吸烟者23例),氯氮平组37例(吸烟者16例,非吸烟者21例),分别给予氯氮平及氯丙嗪治疗,一二周内逐渐达到治疗剂量。于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分析氯氮平、氯丙嗪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用阴性、阳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应用副反应量表、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服用氯丙嗪过敏而脱落,2例患者因服用氯氮平严重影响白细胞水平而脱落,进入结果分析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分别为36例和35例。①血药浓度:第8周末氯丙嗪组吸烟者显著低于非吸烟者犤(73.50±35.53),(106.82±48.38)μg/L,(t=2.219,P<0.05)犦。在第4周末、第8周末氯氮平组吸烟者均显著低于非吸烟者犤(248.19±104.62),(273.06±120.52)μg/L;(521.68±275.30),(500.74±198.21)μg/L,(t=4.001,4.008,P<0.01)犦。氯氮平组女性非吸烟者在第8周末显著高于男性犤(621.50±199.44),(414.00±158.84)g/L,(t=2.461,P<0.05)犦。②副反应量表评分:氯丙嗪组、氯氮平组非吸烟者在第4周末、第8周末显著高于吸烟者(t=2.034~2.637,P<0.05)。③不自主运动评分:氯氮平组非吸烟者在第4周末、第8周末显著高于吸烟者(t=2.093,2.101,P<0.05)。结论:吸烟可降低氯氮平、氯丙嗪在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出现的更快更明显,但能够减轻氯氮平和氯丙嗪的副反应及由药物引起的不自主运动。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变化还具有有性别差异特征,女性的用药剂量应较低一些,避免因药物浓度过高而增加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吡嗪酰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315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吡嗪酰胺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15例结核病患者中,低于正常浓度11.7%(37/315),正常浓度46.7%(147/315),高于正常浓度45.2%(131/315)(2)男性血药浓度及每千克体质量剂量分别为(17.54±5.80)mg/L、(24.99±3.17)mg/kg,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23.38±8.22)mg/L、(29.03±4.50)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6、-8.002,P值分别为0.000、0.000)(3)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F=1.237,P=0.296)。结论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实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