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步长、步宽、步速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等运动耐量参数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与BBS、FAC、MBI评分及步长、步宽、步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可改善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腕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评估分析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慢性期手功能障碍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进行头针运动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腕部屈伸肌群峰力矩(PT)、最大总用功(TW)、平均功率(AP)及手部运动力指数(MI)。结果治疗前2组腕部屈伸肌群PT、TW、AP及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PT、TW、AP均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前2组手部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2组手部MI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头针运动疗法能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腕部屈伸肌的肌力及手的运动能力,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园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躯体功能障碍与精神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纳入的7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用药治疗及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用药治疗及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安排进行园内植物护理、作物生产、盆栽组合、花艺训练、景观设计训练、种植香草植物等园艺操作活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行为抑制系统量表(BIS)或行为激活系统量表(BAS)评分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的变化。 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MA(上肢)、FMA(下肢)及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上肢)、FMA(下肢)及MBI评分分别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FMA(上肢)、FMA(下肢)及MBI评分分别为(44.67±3.17)、(21.85±1.39)和(79.26±3.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9.14±3.05)、(18.41±1.96)和(64.47±3.1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BDI、BIS、BAS及CD-RIS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DI及BIS评分分别为(8.12±3.27)和(12.14±2.47)分,对照组BDI及BIS评分为(11.24±3.78)和(15.01±2.24)分,2组BDI及BI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BDI及B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2组BAS及CD-RISC评分升高,治疗组BAS和CD-RISC评分分别升高至(41.32±3.75)和(89.19±5.29)分,对照组BAS及CD-RISC评分升高至(37.14±4.15)和(80.24±4.28)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AS和CD-RIS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园艺疗法使脑卒中患者在参与活动中提高肢体肌肉运动能力及协调性,促进脑卒中患者躯体功能障碍与精神心理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组(观察组)120例和非结核病组(对照组)84例共计204例,两组患者均行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B-Ab),T-SPOT.TB检测,比较三种方法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外周血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0.0%,明显高于TST(50.0%)和TB-Ab(55.8%)(P<0.05);外周血T-SPOT.TB、TST、TB-A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特异度分别为70.2%,65.5%,66.7%,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ST(81.2%vs 67.4%,P<0.05),但与TB-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 70.5%,P>0.05);T-SPOT.TB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阴性预测值为83.0%,明显高于TST(47.8%)和TB-Ab(51.4%)(P<0.05)。结论 T-SPOT.TB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较好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ST检测及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吡嗪酰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315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吡嗪酰胺的血药浓度检测结果,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15例结核病患者中,低于正常浓度11.7%(37/315),正常浓度46.7%(147/315),高于正常浓度45.2%(131/315)(2)男性血药浓度及每千克体质量剂量分别为(17.54±5.80)mg/L、(24.99±3.17)mg/kg,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23.38±8.22)mg/L、(29.03±4.50)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6、-8.002,P值分别为0.000、0.000)(3)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F=1.237,P=0.296)。结论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实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等速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康复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物理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H/Q值及膝关节屈曲度、PT、AP、TW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测试对评价膝关节屈伸肌群肌肉功能障碍能起到积极作用,定量评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屈伸肌力变化,可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园艺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脑卒中USN 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园艺疗法结合针对性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后,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心理状态,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 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人治疗前的FMA、MBI、HAMD评分及FIM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卒中USN康复过程中,利用园艺疗法结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治疗,不仅可以改善USN状况,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且对于脑卒中病人的康复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 IGRA)在结核病专科门诊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胸科医院结核病门诊的268例疑似结核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评估在不同年龄阶段,有无卡痕,有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患儿中IGRA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效能。结果 在结核病专科门诊,IGRA诊断儿童活动性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AUC分别为80.6%、63.6%、48.6%、88.5%、0.74。IGRA诊断儿童结核病AUC(95%CI值),在年龄≤5岁患儿中为0.71(0.62~0.80),低于6~14岁组的0.75(0.70~0.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8,P=0.40);在可见卡痕患儿中为0.72 (0.67~0.78),与未见卡痕组的0.72(0.61~0.83)无统计学差异(Z=0.067,P=0.946);在有密接史组为0.83(0.75~0.91),高于无密接史组的0.7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