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 ,女 ,38岁 ,因口服 16 0 5一口(约 10 m l) 1天入院。患者因生气后口服16 0 5一口 ,半小时后被家人送当地县医院 ,立即给予彻底清水洗胃 ,反复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 ,继续给予阿托品 2 m g每小时 1次静脉推注 ,患者时有烦躁 ,1天后入我院急诊科。体检 :体温38℃ ,神志清楚 ,精神萎糜。周身皮肤干燥 ,双瞳孔等大 ,直径约 3.5 m m,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 10 0次 /分 ,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化验 :血胆碱酯酶50 %。诊断 :急性有机磷中毒 (AOPP)。治疗 :解磷定 0 .5 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随后以每小时 0 .2 5 g静脉滴入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尿Na/H交换体亚型3(NHE3)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RRT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标准规范化抗脓毒症治疗,CRRT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ALR、尿NHE3及血IL-18表达水平,尿量恢复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ALR、尿NHE3及血IL-1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CRRT组上述指标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降钙素原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CRRT组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CRRT组(P005)。CRRT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4%,病死率为20.3%,明显低于对照组41.7%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58.9%的病死率(P005),且CRRT组的尿量恢复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更短(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IL-18为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45,95%CI=2.134~6.342,P=0.011);ALR(OR=1.028,95%CI=1.046~1.131,P=0.035)、NHE3(OR=1.045,95%CI=1.032~1.142,P=0.023)及IL-18(OR=1.253,95%CI=1.341~2.127,P=0.036)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CRRT能明显降低ALR、NHE3及IL-18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延缓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进程,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肾衰竭浊瘀阻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急性肾衰竭浊瘀阻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6例加用尿毒清颗粒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小腹疼痛及舌质紫黯或伴瘀斑)、肾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及氧化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不良反应发生率23.91%,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不良反应发生率44.4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小腹疼痛及舌质紫黯或伴瘀斑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Cr、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_2-MG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氧化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XOR、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对各氧化指标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肾衰竭浊瘀阻塞证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中医症状表现,提高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机体抗氧化反应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减毒增效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衰竭(ARF)患者,死亡率高达40~60%。本文调查引起药物性ARF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及治疗对策,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且不同地区耐药率及菌株分布也有差异.为了明确我市泌尿系感染的致病菌及细菌耐药性,对我院2002~2005年泌尿系感染3178例患者的3305份膀胱穿刺尿或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13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介入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ARAS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88例单侧ARAS按年龄≤70岁和>70岁分组及按基础GFR≥60 ml/min和GFIR< 60 ml/min分组,比较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对GFR的影响。44例双侧ARAS按行双侧、单侧、非介入治疗分组,比较3组差异。结果单侧ARAS、年龄≤70岁者,介入治疗1年后GFR变化值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基础GFR≥60 ml/min者,介入治疗1年后GFR变化值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年龄>70岁,GFR<60 ml/min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GFR变化值无显著性差异。双侧ARAS者双侧介入治疗GFR变化值优于单侧介入,单侧介入优于非介入治疗组。Logistic回归分析示基础GFR≥60 ml/min,进行介入治疗的单侧AKAS者,肾功能(GFR)的预后较好。结论单侧ARAS年龄≤70岁,介入治疗前GFR≥60 ml/min者,介入治疗后肾功能 (GFR)预后较好;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介入前应仔细评估,慎重选择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肾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确诊的LN患者87例(LN组)、慢性肾炎患者90例(对照组).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00)将LN组分为活动组57例,非活动组30例;根据...  相似文献   
10.
陈珊珊  刘东海  岳英丽 《重庆医学》2021,50(23):4003-4007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与钙磷代谢的关系及其判断预测心血管疾病(CVD)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肾内科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80例,采用AAC评分(AACS)记录AAC程度.比较不同钙化程度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分析AACS与钙磷代谢指标的关系;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均行12个月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ACS预测CVD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中无AAC 36例,轻度钙化18例,中度钙化12例,重度钙化14例.不同钙化程度患者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钙磷乘积(C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ACS与血磷、iPTH、CPP呈正相关(r=0.318、0.387、0.506,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10.24±1.77)个月,失访3例,77例患者发生CVD 14例(18.18%).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AACS(HR=1.822,95% CI:1.308~2.538,P<0.001)、高血压肾损害(HR=1.690,95% CI:1.325~2.156,P<0.001)、CPP(HR=1.752,95%CI:1.332~2.304,P<0.001)及iPTH(HR=1.449,95% CI:1.023~2.052,P=0.037)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AACS[曲线下面积(AUC)=0.806,95% CI=0.694~0.918]、高血压肾损害(AUC=0.685,95% CI:0.526~0.844)、CPP(AUC=0.671,95% CI=0.506~0.836)及iPTH (AUC=0.703,95% CI=0.548~0.859)对判断CVD风险具有一定价值.AACS判断CVD的AUC明显高于高血压肾损害、CPP及iPTH(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AAC与钙磷代谢相关,监测AACS有助于判断CVD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