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以ICG联合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示踪剂。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常规石蜡病理检查。比较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前哨淋巴结转移数量及ICG单独显影、纳米碳单独显影、ICG+纳米碳同时显影的前哨淋巴结数量。结果:ICG、纳米碳、ICG+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100.0%、95.0%、100%;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分别为89枚、77枚、97枚,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为(4.45±1.86)枚、(3.85±1.98)枚、(4.85±2.22)枚,ICG组与纳米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纳米碳组与纳米碳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例患者中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转移前哨淋巴结7枚;7枚转移前哨淋巴结均被ICG检出,纳米碳仅检出其中2例患者共5枚转移前哨淋巴结。结论:ICG与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淋巴结检出数量,且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可能较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保乳手术的66例早期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手术根治性、术后美容效果,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6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病例,19例病人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为(194.9±70.6)min,术中出血(24.3±19.1)mL。手术切口长度为(3.3±1.2)cm,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1(18~26)个月,均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通过BREAST-Q量表进行评价,术后乳房满意度、放疗副反应、社会心理状态、胸壁状态、性健康程度评分分别为:(73.8±18.4)、(61.6±17.3)、(84.9±16.4)、(80.2±16.5)、(61.7±28.1)分。结论 单孔充气法腔镜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病人,可获得较好的根治和美容效果,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李培鑫  屈翔  王宇 《中国医刊》2008,43(3):61-62
甲状腺偏侧缺如症(thyroid hemiagenesis)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甲状腺发育不全,为先天性疾病,以左叶缺如多见。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病人,男,33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大便颜色变白1个月"于2007年12月6日收住北京友谊医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视力粗测正常,腹部未触及肿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亚型转化和去分化对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及浸润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机理及预后。方法:复习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资料及献,总结伴有亚型转化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的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结果:伴有亚型转化的患平均复发次数高于非亚型转化患但生存时间较长。结论:亚型转化使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复发次数增加而不影响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乳管内乳头状瘤病是囊性增生病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多需手术治疗,但因病灶微小,常规检查无特征性表现而难于定位及手术[1].我院普外科自2008年1月起开展了乳管镜下置定位针结合亚甲蓝染色引导切除乳管内乳头状瘤病的探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病人,男,33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大便颜色变白1个月"于2007年12月6日收住北京友谊医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视力粗测正常,腹部未触及肿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4752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通过普查使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方法:2007年1月~6月,应用乳腺近红外线诊断仪对我院辖区4 752例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发现乳房肿块继续行乳腺彩超、钼靶摄像、针吸细胞学、活检等检查,发现乳头溢液行溢液涂片检查。结果:查出乳腺疾病1 784例(37.54%),乳腺增生症1 691例(35.59%),乳腺纤维腺瘤42例(0.88%),导管扩张症6例(0.13%),脂肪瘤30例(0.63%),乳腺癌2例(0.04%),其它13例(0.27%)。城镇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妇女(P<0.01),中年女性发病率较高。结论:需进一步提高妇女乳腺保健意识,积极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和加大普查工作力度,对乳腺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主观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由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PBL教学法目前被全世界约1000余所医学院采用,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香港大学医学院2000年举办了《医学教育改革·香港的经验》会议,国内众多医学院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将香港PBL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带回内地。进行了创新发展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