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25(CA125)检测在卵巢癌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常规卵巢癌切除术及化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入院时2组之间、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AFP、HE4、CA125的表达变化。结果入院时观察组患者血清AFP、HE4、CA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HE4、CA125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AFP、HE4、CA125表达异常升高,手术及放疗后有明显下降,可作为临床评估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予紫杉醇175 mg/m2,d1,静脉滴注3 h;替吉奥胶囊服用剂量按体表面积<1.25 m2者剂量40毫克/次;体表面积1.25~1.5 m2者剂量50毫克/次;体表面积>1.5 m2者剂量60毫克/次;均每日2次,早晚餐后口服,连服14 d,21 d为1个周期。结果疗效可评价患者36例,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病情稳定(SD)11例,病情进展(PD)10例,有效率(CR+PR)为41.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2.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 TTP)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4个月、10.6个月,1年生存率为36.1%。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及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6.7%。结论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和前C区(PreC)突变与HBeAg、HBV DNA水平和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83例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清标本,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85例,肝硬化(LC)98例。采用PCR后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BCP和PreC区突变,同时确定基因型。结果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CHB患者中,前C区A1896变异率分别为44.6%(37/83)和21.6%(22/102)(χ2=11.154,P=0.001),LC患者分别为43.4%(23/53)和17.0%(8/47)(χ2=8.101,P=0.004)。在HBeAg阳性患者中,BCP T1762/A1764双突变率LC组和CHB组分别为89.4%(42/47)和70.6%(72/102)(χ2=6.310,P=0.012)。在单变量分析中,只有年龄(≥45岁)(χ2=27.861,P〈0.001)、BCP T1762/A1764双突变(χ2=8.675,P=0.003)和HBV DNA(≥105拷贝/ml)(χ2=20.499,P〈0.001)与LC进展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匹配年龄和性别)发现,BCP T1762/A1764双突变(OR=3.260,95%CI:1.401~7.586;wald=7.517,P=0.006)和HBV DNA(≥105拷贝/ml)(OR=4.640,95%CI:2.331~9.237;wald=19.089,P〈0.001)是LC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前C区A1896突变与HBeAg的消失有关;年龄(≥45岁)、BCP T1762/A1764双突变和HBV DNA高载量(≥105拷贝/ml)与肝硬化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联合奈达铂与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共87例,其中43例接受S-1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组),44例接受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对照组),两方案均为21天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RECIST 1.1 版标准评价客观疗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4.0评价毒性反应,同时随访生存情况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 8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3.3%和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65.1%,高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6个月(95%CI:2.44~4.76个月)和2.9个月(95%CI:2.54~3.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相应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对照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口腔黏膜炎,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可缓解。结论 S-1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化学疗法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我院肿瘤科收治10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手术治疗)和实验组(50例,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分析不同观察对象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化学疗法方案进行胃癌疾病辅助治疗,患者的总临床有效率较高,明显高于单一的手术治疗患者,同时,患者接受辅助化疗治疗后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问题,这说明这一治疗方案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采用含奥沙利铂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原发晚期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索拉非尼治疗出现耐药性,B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化疗前癌胚抗原(CEA)、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差异不明显,B组化疗后AFP、CE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原发性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含奥沙利铂化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治疗(A组);24例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B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临床受益反应(CB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32.1%vs.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A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B组(67.9%vs.4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A组患者CBR缓解率高于B组(72.1%vs.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95%CI:8.0~11.8个月),高于B组的8.03个月(95%CI:3.8~10.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A、B两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6个月和3.0个月(P=0.721)。A组的6个月生存率(72.7%)略高于B组(6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相似(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方案与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相比,在客观疗效、中位生存时间表现出一定优势,疾病控制率及临床受益反应也有所提高,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对丝裂霉素(MMC)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8Ⅸ一甘草酸二铵不同浓度与低剂量MMC(50p.g/m1)MMC联合作用,采用MTT比色法观察MMC对HepG2细胞活性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单独MMC(50gg/m1)处理的HepG2细胞活性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活性增加,细胞内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不同浓度的18α-甘草酸二铵与MMC合用组,这些指标的变化均受到抑制。结论18Ⅸ一甘草酸二铵可抑制MMC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的研发开启了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新格局。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阿贝西利用于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早期高危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适应证,而且是首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CDK4/6抑制剂,随着阿贝西利在国内患者使用比例的急速升高,为推动临床实践中阿贝西利的全程管理,本文系统性介绍该药的药理学特征、临床循证证据和临床应用,尤其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管理措施。阿贝西利的治疗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血液学毒性、静脉血栓栓塞、肝损伤、间质性肺疾病和血清肌酐升高等,本文对上述阿贝西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级标准、发生特点、患者教育、阿贝西利剂量调整进行了详细描述,加深临床肿瘤医师对阿贝西利疗效和不良事件的管理,推进临床决策的精准性,提高患者“净”获益,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3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替吉奥组(n=22)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对照组(n=21)采用FOLFOX4方案,经过2个周期的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替吉奥组有效率为40.91%;对照组有效率为28.5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吉奥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8个月、12.8个月与6.2个月、8.3个月。替吉奥组仅出现1例Ⅲ/Ⅳ级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8例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肢端麻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替吉奥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低,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