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驱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驱动的改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前驱呼衰)患者中枢呼吸驱动的改变;评价界定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试验对象为COPD前驱性呼吸衰竭、COPD尚未达前驱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名.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如下参数的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常规肺功能,主要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来评价;中枢呼吸驱动水平,以0.1 s口腔阻断压(P0.1)、校正中枢呼吸驱动(以每分通气量来校正,即P0.1/MV)和吸气阻抗P0.1/VT/Ti)等来评价.结果P0.1和P0.1/MV在COPD前驱呼衰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达前驱呼衰组,P0.1/VT/Ti在COPD前驱呼衰组和未达前驱呼衰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2);P0.1,P0.1/MV,P0.1/VT/Ti与PaO2,FEV1%呈显著负相关(rs=-0.769,-0.495,-0.543;-0.747,-0.480,-0.526,P均<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rs=0.270,0.312,0.369,P分别为<0.05,<0.01,<0.01).结论COPD前驱呼衰患者呼吸储备能力减低,呼吸效率下降;P0.1,P0.1/MV,P0.1/VT/Ti等参数在推断患者神经-肌力输出水平与呼吸衰竭发生阈值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当COPD进展至前驱呼衰阶段,从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到呼吸驱动水平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从而提示界定此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爱能④罗格列酮片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的非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结果: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罗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爱能罗格列酮片治疗肥胖患者(NGT和糖尿病前期)可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并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在胰岛素抵抗的个体中,可使血压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成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 成人亚l临床甲减46例,在诊断初和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4周、12周时分别测定空腹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亚临床甲减可致血脂增高,替代治疗12周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TC、LDL-C明显下降,HDL无明显变化.结论 亚临床甲减患者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使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并可带来临床症状及血脂改善等益处.故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针对性地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我院内科1992~1998年共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25例,其中12例就诊前曾被误诊,误诊率高达48%(12/25)。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现将误诊类型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2例,女10例;年龄25~66岁,平均55岁。病程1.5~20年。误诊时?..  相似文献   
5.
尹春茹  刘红  李志民  林军宁  程娜 《临床荟萃》2007,22(12):884-886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胰岛功能的分泌障碍和在肝脏、脂肪组织与骨骼肌中的胰岛素抵抗。国内外临床观察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可以解除高血糖的胰岛细胞毒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效地降低血糖,部分患者可得到临床缓解,即仅通过饮食控制,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以往的观察大多是以胰岛素泵为治疗手段,费用高,不适合基层医院。为探讨多次注射(每日4次)胰岛素强化治疗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前后血脂和心肌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治疗后血脂、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原发性甲减患者36例,在诊断初和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4周、12周时分别测定空腹血清FT3、FT4、T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肌酶(C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甲减可致血脂、心肌酶谱显著增高,优甲乐替代治疗12周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TC、LDL-C、心肌酶谱均明显下降。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降低TC、LDL—C及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成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的临床疗效。方法成人亚临床甲减46例,在诊断初和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4周、12周时分别测定空腹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亚临床甲减可致血脂增高,替代治疗12周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TC、LDL-C明显下降,HDL无明显变化。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使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并可带来临床症状及血脂改善等益处。故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针对性地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临床特征,探讨容易发生误诊的因素,提高防治意识。方法对5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组病例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7%、52%、25%,甲亢性心脏病误诊率为16%,多发生于无高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结论及时诊断,规范合理用药治疗,避免感染是预防甲亢性心脏病的根本措施。甲亢性心脏病不伴高代谢综合征表现病例临床容易误诊;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老年患,应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