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吉尼和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IUD)的取出原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取出吉尼和吉妮致美IUD的妇女455例,吉尼组311例,吉妮致美组144例,分析取出原因及出血、断裂、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吉尼IUD和吉妮致美IUD取出主要的原因是月经过多和点滴出血,吉妮致美IUD断裂是取出困难的主要原因。结论吉尼IUD和吉妮致美IUD作为新型节育器应注意其取环的高危性。  相似文献   
2.
宋华勤  魏欣  刘素霞  郎静芳  李丽  孙素芬  王莉 《河北医药》2012,34(24):3775-3776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中城市剖宫产率已经达到50%左右,剖宫产的产妇对疼痛不耐受,子宫颈内口较紧、子宫因粘连等原因上提或极度前屈、后屈等,需要一种效果确切的无痛技术,减轻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引起的痛苦和恐惧[1]。对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无痛技术应用于取环的前期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1],本研究进一步了解此项技术应用于无痛上环的效果,报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4岁,因腹胀纳差2个月,消瘦1个月入院。月经规律,G2P2。查体:一般情况差,贫血貌,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可疑,可触及不规则结节,质硬,活动,无压痛。盆腔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区可触及结节状肿物,左侧直径约10 cm,右侧直径9 cm,活动欠佳,子宫直肠陷凹触及形状不规则质硬结节,直径约13 cm。B超及腹部CT提示:盆腹腔多发结节状肿物,腹水。CA125:45 U/mL。开腹探查见:腹水500 mL;大网膜和肠管表面多个实性、结节状肿物,表面较光滑,大小2~8cm不等(图1);子宫正常大小,肿瘤表面种植;双侧卵巢肿物,左侧10 cm×6 cm×6cm,右侧8 cm×6 cm×5 cm,均为实性,表面不规则,结节状,包膜破裂(图2);膀胱正常。遂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双侧卵巢肿瘤,浸润卵巢表面,右侧卵巢包膜破裂,左侧卵巢包膜完整,大网膜肠管肿瘤种植,切开肿瘤见切面囊实相间,以实性为主。常规病理切片示:切片见大量蜂窝状组织,由梭形细胞束组成,呈编织状态排列,伴有轻度至中度多形性,细胞密集区核分裂像≥10个/10HPF,可见黏液样变性(图3)。免疫组织化学:SMA(+)(图4)、Vimentin(+)(图5)、Myoglobin(-)、S-100(-)、广谱CK(-)。病理诊断:双侧卵巢平滑肌肉瘤,黏液样变性,大网膜肠管转移瘤。术后给予顺铂和表阿霉素辅助化疗。术后2个月B超提示复发,随访7个月后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吉妮和吉妮致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来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200例,其中100例放置吉妮IUD,100例放置吉妮致美IUD,对两组妇女中各20例进行随访和月经量测定。比较两组妇女的一般IUD使用情况及月经量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年龄、孕产次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结果表明,两组因IUD脱落、妊娠、医疗原因终止IUD使用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IUD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吉妮组月经量较放置前明显增加(P<0.05),但吉妮致美组月经量与放置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吉妮IUD和吉妮致美IUD后,两组月经出血模式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吉妮致美IUD能够改善吉妮IUD导致的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有助于提高妇女对放置IUD的满意度和接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绝经前期妇女避孕情况,寻找适用的避孕方式。方法收集早孕要求人工流产(人流)或药物流产且年龄超过40岁的妇女298例,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40岁以上要求人流妇女占同期人流总数的8.4%。未采取避孕措施和避孕失败是主要原因,其中无避孕措施的109例,占36.6%;避孕失败181例占60.7%。结论医务人员应指导绝经前期妇女知情选择适合的避孕措施,减少意外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强制性使用"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D)组(10只)和手术组(60只),后者制作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24h后再分为患侧前肢固定(A)组、未固定(B)组和健侧前肢固定(C)组,每组20只.21天后解除固定,于MCAO后21天和28天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大脑皮质MAP-2的表达.结果与D组相比,手术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MAP-2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但光密度值增高(P<0.05或P<0.01);手术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MAP-2阳性细胞数及光密度值,B组高于A组,A组高于C组(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刺激MAP-2的表达,肢体固定或过度使用对梗死灶周围皮质部分神经元代偿性高表达MAP-2有不利影响,其中患侧前肢过度使用的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