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及药物组,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智力测定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值变化。结果两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针灸组显著。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V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方法。方法:5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运用芒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26例(治疗组),与口服巴氯芬药物治疗24例(对照组)作比较,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差异大,肌张力降低明显;在降低肌张力、生活自理能力指数ADL提高与对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芒针治疗中风肢体痉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干刺激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部分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F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FMA下肢部分评分、F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提高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芒针结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芒针、手法治疗)30例,对照组(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扶他林口服)30例。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芒针结合正骨手法治疗能显著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透刺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面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予透刺配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评分、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及临床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透刺配合电针治疗能从全面促进顽固性面瘫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曹二梅  王颖  孙善斌 《河北中医》2024,(2):292-295+300
目的 观察培元固本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康复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培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82.50%(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4/40),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7.50%(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23/40),针刺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元固本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主要好发于老年群体,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由于该病损伤机体神经功能,可导致患者肢体感觉异常,甚至引发偏瘫等后遗症,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孙善斌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熟练运用芒针透刺法治疗卒中后偏瘫,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对孙善斌教授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偏瘫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孙善斌主任认为疼痛的共同病理基础为经络气血运行障碍,而病因则较为复杂,既与患者体质有关,又受到病邪是外来之邪或内生之邪的影响,需仔细辨别。孙主任在治疗疼痛时青睐于使用"飞经走气"针法,"飞经走气"中的4种针刺手法虽有共性皆有"过关过节"之功,其行气、催气之效相对于其他针法更佳,但又存在偏性,在临床治疗不同性质的疼痛中选取有所不同。同时在穴位的选取时孙主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四诊合参,经络辨证、触诊选穴等,根据患者疼痛的病因病机与"飞经走气"中的针法结合使用,治疗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脉自旋标记(ASL)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技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与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CIS)高危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小卒中(MIS)患者随机分成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每组60例。针刺1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穴取百会、风府、哑门、大椎、身柱、至阳、命门、腰阳关、颈夹脊,每天针刺1次;针刺2组取穴同针刺1组,隔天针刺1次;药物组予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早中晚各1片。3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ASL、PWI(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SL正常灌注例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均P0.01),针刺1组正常灌注例数多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rCBV、rCB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rMTT、rTT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刺1组治疗后rCBV、rCBF高于针刺2组,rMTT、rTTP低于针刺2组(均P0.05);针刺1组与药物组相比,治疗后PWI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1组、针刺2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8.3%(53/60)、73.3%(44/60)与90.0%(54/60),针刺1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2组(P0.05),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能有效改善CIS高危患者脑血流低灌注情况,降低严重CIS的发病率,且针刺每天1次优于隔天1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还少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还少丹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MMSE评分、ADL评分、MoC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还少丹对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