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部分切除术对大鼠门静脉途径肝细胞转基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对大鼠肝细胞门静脉途径转基因效率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 4组 ,每组 5只 :A1组 :30 %切肝并于门静脉注射脂质体—质粒 DNA混合物 (lipofectamine- p EGFP- N1DNA complexes,lipoplexes) ;A2组 :30 %切肝并于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NS) ;B1组 :70 %切肝并于门静脉注射 lipoplexes;B2组 :70 %切肝并于门静脉注射 NS。转染后 15 d均以胶原酶消化、Percoll液梯度离心法获取纯化肝细胞悬液 ;以 NS组为对照并以 GFP为荧光标记物 ,用流式细胞仪 (flow cytometry,FCM)分析各实验组肝细胞的转染率。结果 :A1组和 B1组的平均转染率分别为 :(1.12± 0 .5 0 ) %、(3.91± 1.6 8) % ;B1组明显高于 A1组 (P<0 .0 5 )。结论 :与 30 %肝部分切除术相比 ,70%切肝可显著提高大鼠肝细胞门静脉途径转基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标记基因,探索一种高效获取基因修饰原代工程肝细胞(GMPEH)的新方法。方法W istar大鼠70%切肝建立肝再生模型,术后24 h肝隔离门静脉注射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lipofectam ine-pEGFP-N1 DNA comp lexes,lipop lexes)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至肝细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NS)。转染后15 d(分2组,每组5只:切肝并于门静脉注射lipop lexes组,L;切肝并于门静脉注射NS组,N)均以胶原酶消化、Percoll液梯离心法获取纯化肝细胞悬液;以NS组为对照并以GFP为荧光标记物,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实验组肝细胞的转染率。结果FCM分析L组的平均转染率(%)为(3.40±2.09)%。结论肝再生模型L ipop lex门静脉途径灌注转染,可获得稳定的EGFP表达率。ITISC法获取GMPEH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完成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手术疗效观察。方法有选择性地对11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病人,术中行结肠灌洗,抗生素溶液保留肠腔,Ⅰ期切除肿瘤作肠吻合术。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无腹腔及切口感染,但有3例并发肺部感染,2例因咳嗽致切口裂开。结论Ⅰ期切除肿瘤行肠吻合术,可避免分期手术的腹壁造瘘和多次手术的创伤,缩短治疗时间,并能尽快进行肿瘤术后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肛管直肠癌会阴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iles术会阴切除术(perineal resection, PR)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269例APR手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与PR相关的并发症如下:PR所致大出血15例,包括骶前静脉大出血7例,侧韧带、前列腺、阴道后壁出血分别为4、2、2例,除1例死亡外14例经再次手术止血成功.切破肠壁32例,其中切破肿瘤24例,切破非肿瘤段肠壁8例,予局部抗肿瘤药物浸泡治疗.输尿管损伤4例,后尿道损伤5例,经Ⅰ期或Ⅱ期修补术后治愈.会阴切口积液、积血、感染或裂开68例,予局部换药,Ⅱ期缝合治愈.会阴疝3例,经盆底腹膜重建治愈.局部复发27例,予再次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 结论为减少PR的并发症,应重视切口合理设计,熟悉盆底会阴解剖,准确判断肿瘤浸润程度,防止粗暴手术,正确的止血方法,改进盆底会阴缝合及引流技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在胃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9月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完成胃肠癌手术44例,包括胃癌手术13例,结肠癌手术14例,直肠癌手术17例,其中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10例.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30~250min,出血量50~250ml,淋巴结清扫数量4~20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止血安全、可靠,值得在胃肠癌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和Ⅰ期切除吻合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漏1例,经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好适当的病例,充分的术中结肠灌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8.
直肠肛管肿瘤(包括肛瘘恶变)需行Miles术(APR),而会阴切除术(PR)是APR重要组成部分.因PR涉及盆底会阴脏器多,解剖结构复杂,术野狭小,显露及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9.
70年代日本学者倡导侧方淋巴清扫的扩大根治术和 1982年 Heald等提倡的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以及吻合器的广泛应用,已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和降低了局部复发率。目前术后生活质量问题已成为外科学者们追  相似文献   
10.
Miles会阴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癌会阴切除术(PR)的技术改进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按常规进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常规手术组)和153例按技术改进方法(技术改进组)进行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手术组术中、术后大出血12例(9.5%),技术改进组3例(2.0%)。常规手术组术中切破肠壁27例(21.4%),切破肿瘤19例(15.1%),输尿管损伤4例(3.2%),前列腺损伤11例(8.7%),后尿道损伤5例(4.0%);技术改进组术中切破肠壁7例(4.6%),切破肿瘤5例(3.3%),无输尿管损伤,前列腺损伤4例(2.6%),无后尿道损伤。常规手术组死亡1例;技术改进组无死亡者。常规手术组会阴切口延迟愈合49例(38.9%),局部复发16例(12.7%);技术改进组会阴切口延迟愈合22例(14.4%),局部复发11例(7.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R技术改进可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