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究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营养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和排卵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收治的105例PCO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治疗组(n=55)。对照组患者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并接受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AMH、成熟卵泡数、排卵率以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患者E2、FSH、LH分别为193. 28±30. 67 pmol/L、5. 73±0. 27 IU/L、16. 49±2. 64 IU/L,对照组患者E2、FSH、LH分别为198. 37±31. 75 pmol/L、5. 72±0. 37 IU/L、16. 35±2. 36 IU/L;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E2、FSH、LH分别为520. 46±31. 46 pmol/L、6. 75±0. 31IU/L、8. 61±0. 67IU/L,对照组患者E2、FSH、LH分别为423. 52±27. 53 pmol/L、5. 98±0. 51 IU/L、9. 85±0. 89 IU/L。治疗前,两组患者E2、FSH、LH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E2、FSH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成熟卵泡数、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分别为1. 67±0. 36个、87. 27%、36. 36%,对照组成熟卵泡数、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分别为1. 35±0. 34个、66. 00%、18. 00%。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成熟卵泡数、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AMH水平分别为30. 38±2. 98 ng/ml、30. 43±3. 12 ng/ml,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AMH水平分别为18. 28±2. 57 ng/ml、23. 35±2. 85 ng/ml。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中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AMH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相比,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营养干预治疗PCOS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AMH水平,更有效地升高PCOS患者的成熟卵泡数,提高PCOS患者的排卵率以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0例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诊断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中的作用。方法  10例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2~ 6 0 (39± 17.7)岁。分别采用美国HP 5 5 0 0及日本Toshiba 140A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进行检查 ,探头频率 2 .5 3 .5MHz。部分患者接受超高速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1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左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 ,未见栓塞征象。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特征如下 :(1)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多发性突入心室腔内的肌小梁 ,且呈节段性分布。好发于左室心尖部、前侧壁 ;(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深陷于肌小梁隐窝间的血流与左室腔交通 ;(3)左心室壁呈非均匀性增厚或变薄。 10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例行超高速CT检查 ,2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4例患者均可见左室心尖部、前侧壁肌小梁粗大 ,左心室腔明显扩大 ;小梁区心室壁明显增厚。 10例患者均因左心功能不全给予常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治疗。结论 孤立性左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 ,临床上可表现为渐进性左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栓塞征象。超声心动图是无创诊断孤立性左室肌致密化不全的准确、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组织块培养法分离人脂肪源性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培养体系简单,节约时间,较好地保持了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据此向多方向诱导分化,为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路线。 目的:观察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的人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表面抗原特点及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潜能。 方法:取健康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取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用成骨和成脂诱导培养液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Von Kossa染色、油红O染色定性鉴定。 结果与结论:原代及传代的人脂肪干细胞形态均类似成纤维细胞,生长能力旺盛。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中,超过88%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第3代脂肪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CD29、CD44、CD90、CD105表达阳性,CD34、CD45、CD106表达阴性。人脂肪干细胞经成脂诱导后21 d,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培养后,茜素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阳性。因此,实验证实人脂肪源性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4.
介入性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1976年首次用于临床。初期封堵装置问题较多 ,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发展缓慢。八十年代后期至今 ,随着封堵伞的不断改进 ,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二维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引导下 ,此技术已日臻成熟。这种治疗措施是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 ,将封堵伞送入心房 ,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 (ASD)损处 ,阻断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一、超声心动图引导介入性ASD封堵的物理学基础超声成像的物理学原理是当超声波遇到声阻抗不同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不同封堵装置的材料分别由涤纶、聚酯、镍和不锈钢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斧形皮瓣修复眶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优越性.方法 21例眶周皮肤病变患者病灶切除术后,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形状及邻近皮肤情况设计邻位或易位斧形皮瓣,行Ⅰ期修复术.病变范围最大面积为3.5 cm×4.5 cm,最小为1.2 cm×1.5 cm.斧形皮瓣斧蒂宽∶斧柄长最大达1∶5,斧蒂宽∶斧刃缘长最大达1∶4.结果 21例斧形皮瓣术后全部存活良好,手术切口Ⅰ期愈合.18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无眼睑、眉、鼻梁等受牵扯移位变形,皮瓣肤色、质地、厚度等与邻近部位皮肤相近,无明显差异,瘢痕程度轻,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眶周不同区域自然皮纹线特征,应用不同形式的斧形皮瓣修复较大横径的眶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灵活,制作简便,皮瓣存活良好,能获得功能与形态双重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横切法矫正内眦赘皮基础上,寻求一种既能充分开大内眦角,又能使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的手术方法,并就其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内眦赘皮底面的泪阜最内侧位置在赘皮表面的投影点为新的内眦角点,由此点向赘皮游离缘水平全层剖开皮肤,并继续沿下睑睫毛下方向外延伸皮肤切口,分离皮肤,松解或剪除皮下部分错位的眼轮匝肌纤维,消除内眦部皮肤张力后,重置内眦部皮肤,将原内眦角与新内眦点缝合,其余皮肤妥善对位缝合.结果 随访120例患者,其中12例术后1个月呈轻度瘢痕增生,至6个月时瘢痕大部分自然软化,1年时瘢痕痕迹不明显;22例在术后1个月内存在内眦局部少许皮肤皱褶;2例对内眦角形态不满意;其余患者对近期治疗效果均表满意.经1年以上的远期随访,内眦赘皮矫正充分,皮肤皱褶基本消失,瘢痕不明显.结论 睫毛下缘切口内眦赘皮矫正术,设计简单,内眦充分开大,瘢痕不明显,赘皮不易复发,适于矫正所有形态的内眦赘皮.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端粒酶催化亚基与c-my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有密切的相关性。目的:构建含有c-myc启动子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在细胞中表达后对细胞增长的影响。方法:按照人工合成中反向转录的方法设计基因合成引物,用复式PCR获得目的片段ashTERT(322bp)。将片段ashTERT克隆到pUC57(2.7kb)克隆载体,然后热激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中,菌检、PCR、鉴定阳性克隆后,菌液放大培养,提取质粒pUC57-ashTERT,然后对质粒进行测序。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穿梭载体pshuttle-CMVneo上,然后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ashTERT。转入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鉴定和滴度测定。结果与结论:提取质粒pUC57-ashTERT,测序符合序列要求。质粒pUC57-ashTERT转入293细胞后,成功构建了有较强感染能力的含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8.
背景:人端粒酶催化亚基与c-my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有密切的相关性。 目的:构建含有c-myc启动子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在细胞中表达后对细胞增长的影响。 方法:按照人工合成中反向转录的方法设计基因合成引物,用复式PCR获得目的片段ashTERT(322 bp)。将片段ashTERT克隆到pUC57(2.7 kb)克隆载体,然后热激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中,菌检、PCR、鉴定阳性克隆后,菌液放大培养,提取质粒pUC57-ashTERT,然后对质粒进行测序。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穿梭载体pshuttle-CMVneo上,然后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ashTERT。转入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鉴定和滴度测定。 结果与结论:提取质粒pUC57-ashTERT,测序符合序列要求。质粒pUC57-ashTERT转入293细胞后,成功构建了有较强感染能力的含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9.
背景: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有着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应用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 方法:在9只新西兰大白兔兔耳腹侧做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侧6个,共108个,其中形成增生性瘢痕92个,瘢痕形成率为85%。实验分3组:每只兔耳靠前3个创面涂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右耳靠后3个创面涂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创面上皮化后立即涂药,每日1次,左耳靠后3个创面自然愈合。分别在术后28,42,63,90 d,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瘢痕组织的厚度、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原纤维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涂抹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和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可使增生性瘢痕体积缩小、厚度变薄、成纤维细胞密度减小、胶原纤维表达减少。尤以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霜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减轻瘢痕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