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为0.8%~1.2%。30%~40%的癫痫患者呈药物难治性(规律使用一线抗癫痫药物2年仍不能充分控制癫痫发作),其中10%~50%该类患者可以选择癫痫手术治疗。癫痫手术旨在通过切除致痫灶控制癫痫发作,同时通过保留重要的大脑功能区域以避免神经心理和功能出现障碍。本文就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术前评估、致痫灶定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预后等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海人酸(KA)活化培养的新生SD大鼠小胶质细胞(MG)及其分泌的一氧化氮/过氧化氢(NO/H2O2)、海马神经元、谷氨酸(Glu)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KA作为MG的激活剂,以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抑制剂氨基胍(AG)或过氧化氢的水解酶(CAT)作为工具药,先检测原代分离纯化培养的MG在KA激活后及工具药作用后各组条件培养液中NO和H2O2含量的变化,再用各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孵育离体海马神经元,观察其对神经元内Glu表达的影响。结果:KA作用后各组条件培养液中NO和H2O2含量明显升高,经AG或CAT处理后各组条件培养液中NO和H2O2含量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的Glu免疫反应性K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在AG+KA组和CAT+KA组较KA组明显减弱。结论:活化的MG可能通过氧化损伤机制作为参与癫痫发作一个重要环节,提示采取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氧化损伤也可能是癫痫防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脑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类恶性综合征(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脑背侧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点头、高热、流涎、嗜睡等类恶性综合征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5例中脑背侧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并发恶性综合征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脑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有5例出现类恶性综合征表现,4例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结论中脑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可能损害中脑及丘脑而引发类恶性综合征.减少牵拉、正确使用电凝及有梗阻性脑积水可能者早期行分流术有可能减轻其损害.一旦术后出现恶性综合征,早期支持对症治疗及应用多巴胺类和乙酰胆碱抑制药物仍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年来十堰地区1584例未成年残疾人医学鉴定资料,探讨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方法,减少致残率。方法对资料中的未成年人,按照户籍、年龄、性别、致残原因和致残级别分类统计、分析,寻找可能的致病原因,提出合理的关爱保护方法。结果十堰地区未成年残疾人残疾部位排序为视力、肢体、听力、智力、言语.分别占总数的27.78%、26.77%、21.72%、19.19%、4.54%,主要致残原因为遗传与先天性疾病、非遗传性疾病、外伤、药物中毒,分别占总数的61.1l%、23.74%、11.11%、4.04%。结论做好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基层医疗单位诊疗水平、做好婴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对降低未成年人残疾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皮层脑电监测在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难治性TLE的可能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颞叶及海马切除术治疗的56例难治性TL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神经导航手术,术前行视频脑电图(V—EEG)和MRI定位癫痫灶,术中行颞叶皮层电极描记(ECoG)异常脑电区。结果本组术前癫痫灶定位率为100%。术后随访2~3年,按En甜e标准评定疗效:I级50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本组患者治愈率达到89.29%(50/56),总有效率为98.21%(55/56)。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病理学确诊为海马硬化46例,占82.14%(46/56);伴双重病理现象35例,占62.50%(35/56)。结论难治性TLE多因脑组织结构异常所致;应用神经导航和ECoG监测可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和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胶质瘤和非肿瘤组织中p27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其凋亡细胞密度。结果p27蛋白的表达强度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下降;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强度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并且p27基因表达强度与细胞凋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27表达下降或缺失和Cyclin D1的过表达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27蛋白表达的下降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减少。p27kip1有望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海马NO含量对凋亡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内和体外实验均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海人酸致痫组(KA组),氨基胍预处理+海人酸组(AG+KA组)和氨基胍组(AG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不同处理因素作用24h和48h后bcl-2、bax的免疫反应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或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24h、48h时bcl-2、bax蛋白及Apaf-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体外实验中,KA组bcl-2的免疫反应较NS组减弱而bax的免疫反应增强;AG+KA组bcl-2的免疫反应较KA组增强而bax的免疫反应减弱;AG组与N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体内实验中,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其趋势与体外实验结果一致;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Apaf-1mRNA的含量在造模后24h和48h时间点,KA组明显高于NS组(P<0.05),而AG预处理则明显拮抗KA诱导的Apaf-1mRNA高表达。结论降低NO含量可以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和Apaf-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近期再出血和脑缺血性损害的预防方法.方法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46例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分血肿腔置常规管引流和自制球囊管引流两组.分时段复查CT,比较两组再出血和低密度灶范围、临床疗效.结果球囊组再出血3/24例,常规组6/22例,缺血灶范围球囊组(18.80±10.28)cm3,常规组(28.64±12.43)cm3,P<0.05.球囊组较常规组临床ADLⅠ~Ⅲ级例数增加(18/26vs12/22),死亡率降低(4/26vs6/22).结论球囊引流管在脑出血术中应用对减少术后再出血和减轻脑缺血性损害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出血患者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与不同血肿周围水肿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内141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正常组选取同一时间段门诊健康检查者100例,病例组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6 h、24 h、3 d、7 d行头颅CT检查,并通过3D-Slicer软件进行计算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检测并计算出各时间段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值;对照组仅检测NLR值。分析比较轻、中、重度三组不同周围水肿程度在各个时期的NLR;用Spearman法分析NLR水平与周围水肿程度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NLR水平与脑水肿程度对创伤性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NLR数值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NLR数值在6 h至3 d明显升高,3~7 d呈下降趋势(P<0.05)。三组不同程度血肿周围水肿患者的NLR数值在6 h、24 h、3 d之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3 d、7 d内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三组NLR变化趋势并无差别(P>0.05);不同水肿组之间N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脂联素(APN)、基底膜蛋白多糖(PL)的表达变化。方法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共32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直至复查CT示血肿完全吸收。术前、术后3 d、术后3周各取静脉血5 ml,术中采集血肿液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PN和PL的浓度。结果 血肿液APN浓度[(12.3±1.9)ng/ml]较外周血[(13.8±0.7)ng/ml]明显降低(P<0.05),而PL浓度[(10.9±4.3)ng/ml]较外周血[(7.6±2.3)ng/ml]明显增高(P<0.05)。术后3 d外周血APN浓度[(14.1±0.7)ng/ml]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周外周血APN浓度[(15.3±0.8)ng/ml]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血肿液APN浓度与血肿液PL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585,P<0.01);血肿液APN浓度与血肿量呈明显负相关(r=-0.486,P<0.01);血肿液PL浓度与血肿量呈明显正相关(r=0.557,P<0.01)。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APN和PL在CSDH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APN可作为CSDH阿托伐他汀治疗反应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