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在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需行鼻中隔成形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鼻中隔剥离器及普通吸引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单人完成率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随访半年, 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中吸引管堵塞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单人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单侧黏膜破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双侧黏膜对穿破损。术后随访半年,两组鼻内镜检查矫正满意率均为100%,均无鼻中隔血肿、鼻中隔摆动、鼻中隔穿孔及鼻背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具有切吸功能的鼻中隔剥离器进行三线减张及楔形切除嵴/棘突矫正鼻中隔偏曲,操作方便、快捷,视野清晰,大部分手术可单人完成,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向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
就中医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了思考,认为应该从课程的定位紧扣“医学”和“英语”这两个环节,授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本领,在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偏重、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一些试点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及其受体激动剂exendin-4(EX-4)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和胫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BMSCs并传代至第三代,培养2d后分成4组:BMSC组、诱导成骨组(osteoblast induced medium,OIM组)和诱导加药组,诱导加药组细分为GLP-1(10-9~10-7 mol/L)或EX-4(10-9~10-7 mol/L)的不同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通过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观察药物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矿化的效果;采用RT-PCR方法检测ALP和Runx2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诱导对照组相比,GLP-1及EX-4各浓度处理组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ALP染色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无显色或显色不明显,而GLP-1及EX-4组均有阳性显色。GLP-1及EX-4可以显著提高ALP活性,并提高Runx2、ALP的表达水平。结论:GLP-1及EX-4不仅能够直接促进BMSCs增殖,并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分化,GLP-1及EX-4可能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氟尿嘧啶(5-FU)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能否在大肠癌化疗中获得优势。方法某院60例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采取FOLFOX方案化疗,且每位患者的化疗周期均≥4周期。根据患者化疗后5-FU血药浓度预测可信区间分为≤20 mg/L、20~40 mg/L和> 40 mg/L三部分,分别作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化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疾病控制率为41.17%(7/17),B组疾病控制率为67.86%(19/28),C组为80.00%(12/15),B、C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骨髓抑制、黏膜炎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肠癌化疗中实施5-FU血药浓度监测对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人员培训、人员配置和排班、建立和实施各项制度与流程、做好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和营养保障、加强质控与环节管理5个环节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的护理管理。结果 截至2020年3月10日,收治确诊重症患者130例,治愈出院30例;所有医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 系统的护理管理策略可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有序运行,有效完成救治任务,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内科心衰患者记录入水量正确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脉动圈护理品管小组,选取2015年3月15日~4月11日住院心衰患者30例,为活动前对照组,将2015年4月21日~6月21日住院心衰患者32例,为活动后干预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实践,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入水量记录的正确率.结果 QCC活动后,患者入水量登记的正确率由活动前的38.72%上升至活动后的78.18%(P<0.05),本次QCC活动目标达成率为108.71%,进步率为101.89%.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心衰患者记录入水量的正确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总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血脂异常的 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00例来自长沙地区湘雅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普通成人,进行血脂知识、态 度、行为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脂相关的体格检查,根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月收入分组,并分析 影响血脂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得分为(18.33±8.67)分(总分37分),血脂态度 得分为(6.63±2.45)分(总分9分),血脂行为得分为(8.32±2.65)分(总分16分)。其中女性知识、行为得分均高于男性(均 P<0.05); 40~49岁年龄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均P<0.05);初中文化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 分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均P<0.05);月收入2 000元以下家庭收入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低于其他收入组(均 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年龄2个因素影响(均P<0.05),血脂 态度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收缩压、血糖及三酰甘油4个因素影响(均P<0.05),血脂行为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三酰 甘油、舒张压、血糖及年龄5个因素影响(均P<0.05)。结论:血脂知识、态度、行为主要受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因 素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普通人群相关知识水平来预防血脂异常,且应将40~49岁这一年龄段的 男性作为重点干预对象。血脂知识、态度和行为还与个体的血压、血糖和三酰甘油相关,医护人员还应通过提高普 通人群血脂、血压及血糖知识水平来改变其相关态度和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此外,应积极控制其血压、血糖来提高 普通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高龄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老年病房诊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存活时间是否超过15d,分为存活组(18例)和死亡组(1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衰竭器官数量、血生化指标、动脉血气、治疗方法及死亡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股静脉置管,有4例发生导管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CVVH前的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脑利钠肽前体、动脉血pH值、全血剩余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乳酸[(2.32±1.17)和(5.00±4.35)mmol/L]、24h尿量[(501.17±229.62)和(220.33±191.68)ml]、衰竭器官个数[(3.33±1.14)和(4.33±1.15)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VH治疗前后尿素氮[(34.27±13.54)和(15.77±9.15)mmol/L]、血肌酐[(347.57±170.22)和(165.55±89.32)μmol/L]、脑利钠肽前体[(2128.27±1416.08)和(1181.86±1 305.17)pmol/L]、血钾[(4.78±1.03)和(4.12±0.56)mmol/L]、动脉血pH值[(7.28±0.12)和(7.33±0.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钠、钙、磷、全血剩余碱及乳酸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VVH治疗有助于改善高龄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能明显减轻高龄患者心脏负荷、加快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瘘)临床诊治方法及预防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56例甲状舌管囊肿(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瘘),未发现恶变;术后随访6~24个月,有1例复发,术后复发率为1.78%.结论 手术是甲状舌管囊肿(瘘)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不彻底性是导致术后复发最根本的原因;掌握甲状舌管囊肿(瘘)发病机理,避免急性炎症期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而选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瘘管,则是预防和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