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莹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139-1141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肿瘤标记物,作为肺癌新的特异性标记物来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动态监测/抗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肺癌研究的热点,现就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国产盲端支架联合生物蛋白胶肺减容术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支气管镜放置自主研制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术的疗效及支架对于周围气道壁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与南京微创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8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架,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动物无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观察期内的耐受性良好。共置入22枚盲端支架,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生物蛋白胶无咳出。观察大体标本发现阻塞的肺叶缩小,组织病理学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支架周围支气管壁黏膜及黏膜下层变薄,部分上皮脱落,局灶区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少许纤维母细胞增生,无明显肉芽组织增生。结论自主研制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该方法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无创通气的价值。方法:对51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25例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进行家庭无创治疗,26例仅进行家庭氧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活动耐受力、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气指标等。结果: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活动耐力好转,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1),1年后血气指标比较稳定;对照组1年后活动耐力、血气指标较前恶化,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同前,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1)。结论: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尝试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确诊方法和治疗效果等. 结果 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咯痰;1例有基础疾病;胸部CT表现为病变的肺叶分布无明显差别,左肺下叶孤立性肿块影1例,双肺下叶炎性实变1例,混杂性病变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和(或)氟康唑治疗. 结论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建议积极开展经皮肺穿刺活检协助诊断,氟康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肿瘤是临床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关癌症诊断与治疗的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进展监测尚缺乏一个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9岁,因"咯血3d"于2008年11月21日入院.有高血压病史6年,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不详,无烟酒嗜好.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咯血,为鲜红色,量约30 mL,无血块,无咳嗽、咳痰,无活动后胸闷气促,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怕冷、寒战,未予治疗,当天再次出现咯血,共两次,总量约80 mL,遂来院急诊,门诊查胸片示:左肺门区巨大占位伴左上肺阻塞性肺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水平,同时联合检测血CEA、NSE以评价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62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45名健康体检者血浆TU M2-PK、CEA、NS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TU M2-PK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程进展肺癌患者TU M2-PK阳性率升高,肺癌Ⅲ、Ⅳ期患者TU M2-PK阳性率(70.0%)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41.7%)(P<0.05).单独检测TU M2-PK对肺癌的敏感性为64.5%,特异性93.3%;联合CEA和NSE 检测时敏感性分别达到82.3%和74.2%,特异性88.3%和91.7%.结论:TU M2-PK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CEA、NSE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行Y型气管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隆突受累的复合气道病变6例,在行静脉全身麻醉后,再在喉罩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和X线透视下,放置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喉罩通气全麻下Y型气管支架置入均获得成功,6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结论 喉罩全麻通气下气道Y型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耐受性好,为临床治疗复合气道梗阻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因肿瘤或外伤等导致中心气道严重狭窄接近完全堵塞而处于极度缺氧状态,患者可能出现缺氧性心脏骤停并死亡,临床上称之为窒息性气道狭窄[1]。本文就因气管狭窄导致窒息就诊于我院急诊科予以气管插管联合随后气管支架置入治疗的10例治疗成功的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大咯血窒息抢救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在患者发生大咯血窒息时,特别是无条件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或双腔支气管插管困难时,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2例患者置入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结果 2例大咯血患者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置入后,1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结论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可以有效替代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抢救大咯血患者,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