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同型半胱氨酸促氧化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谷胱甘肽(GSH)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致病作用的机制.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以含有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家兔红细胞裂解液为反应体系,设置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用荧光法检测反应体系中生成的GSH浓度.在体内实验中,将24只SD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甲硫氨酸处理组和甲硫氨酸加维生素处理组.后两组在饮水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甲硫氨酸.此外,甲硫氨酸加维生素组每日灌胃给予维生素B6,B12和叶酸,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6周末处死大鼠,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法测血浆和肝组织Hcy、GSH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高、低剂量同型半胱氨酸组的GSH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比低同型半胱氨酸组降低更明显(P<0.01).在体内实验中,甲硫氨酸组的血浆Hcy与LP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给予维生素后,可以抑制Hcy与LP0的升高(P<0.01).甲硫氨酸组肝匀浆的Hcy含量比对照组增加,而GSH则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甲硫氨酸加维生素组的Hcy含量较甲硫氨酸组明显减少,GSH则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 Hcy可刺激机体的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体内LP0水平增加,其作用可能与Hcy抑制GSH的合成有关.维生素B6,B12,叶酸的补充,可以抑制Hcy激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对大鼠脂质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维生素对大鼠血浆胆固醇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胆固醇乳化剂 ,并在饮水中加入 0 .5 %的蛋氨酸 ,同时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维生素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连续 4周。用酶法和TBA荧光测定法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和脂过氧化物的水平。结果 维生素E、C、B6、B12 及叶酸单用或联用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脂过氧化物的水平 ,其中维生素C、B6、B12 +叶酸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结论 维生素的适当补充对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4种维生素联合应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损伤血管内皮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家兔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猪油和甲硫氨酸,维生素组饲料同模型组,每天再另外灌胃给予维生素E、C、B6和叶酸,连续8周。第8周末,取血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脂(除HDL-C以外)、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素水平均显著升高(t=2.412,P<0.05;t=3.802~5.830,P<0.01),血清一氧化氮虽有降低,但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HDL-C/LDL-C比值明显减少(t=6.622P<0.01)。与模型组比较,维生素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t=2.514~2.726,P<0.05),而血清一氧化氮显著升高,HDL-C/LDL-C比值也明显增加(t=4.128~5.076,P<0.01)。结论:维生素E、C、B6和叶酸联合运用,能够降低血中多种危险因子的水平,调节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平衡,减少或阻断危险因素对内皮功能的损伤,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组 ,对照组 (6只家兔 )饲以普通饲料 ,模型组 (10只家兔 )在普通饲料中添加胆固醇、猪油和甲硫氨酸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于第 4周、第 8周取血 ,测相关血清指标。第 8周末处死动物 ,制作主动脉病理标本。结果 在第 4周末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血清内皮素显著升高 (P <0 .0 5 ) ,6-酮前列腺素F1α与血栓素B2 的比值显著下降 (P <0 .0 1)。第 8周末 ,模型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模型组主动脉内膜有程度不同的粥样病变 ,对照组未发现类似变化。结论 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两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前列环素I2 (PGI2 )和血栓素A2(TXA2 )平衡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高胆固醇血症及蛋氨酸负荷动物模型 ,同时各实验组给予不同的维生素 ,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 的稳定代谢产物 6 -酮 -前列腺素F1α和血栓素B2 及血浆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维生素E、B6、B12 +叶酸均能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及血栓素A2 水平 ,多种维生素联用降血浆内皮素的作用更强。各种维生素对 6—酮—前列腺素F1α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维生素的适当补充对保护内皮细胞、调节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 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作用下。维生素对家兔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以了解维生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26只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和维生素处理组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猪油和甲硫氨酸,同时维生素组每天通过灌胃法给予维生素E,C,B6和叶酸,分别于第4wk,第8wk未取血测相关指标和制备病理标本。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值明显升高,而血清一氧化氮在两组间变化不明显。维生素组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比模型组明显下降。而一氧化氮和6-酮-前列腺素F1α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病理变化显,用维生素处理后病变程度减轻。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维生素E,C,6和叶酸的联合运用,可以减轻或阻断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纠正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衡。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益。  相似文献   
7.
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2在新乡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选用健康家兔20只,取抗凝血,离心收集红细胞,制备含有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体系的红细胞裂解液,设置对照组,高、低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每组均设8个平行管.各组均加入10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pH 8.0)60 μL,1 mol/L MgCl2 8 μL,10 mmol/L ATP 40μL,50 mmol/L谷氨酸(调pH为中性)40 μL,红细胞裂解液40μL.低、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再分别加入100 mmol/L同型半胱氨酸20μL和60μL,其余实验条件相同.以反应中生成无机磷的mmol数表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大小.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检测各组无机磷和谷胱甘肽含量.结果:[1]无机磷的生成量:低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和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476&;#177;0.240),(0.751&;#177;0.085),(3.279&;#177;0.470)mmol/L,P<0.01],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低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P<0.05).[2]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低同型半胱氨酸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058&;#177;0.264),(1.908&;#177;0.301),(4.476&;#177;0.462)μmol/L,<0.01],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低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有可能通过竞争性抑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2在新乡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选用健康家兔20只,取抗凝血,离心收集红细胞,制备含有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体系的红细胞裂解液,设置对照组,高、低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每组均设8个平行管。各组均加入10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pH8.0)60μL,1mol/LMgCl28μL,10mmol/LATP40μL,50mmol/L谷氨酸(调pH为中性)40μL,红细胞裂解液40μL。低、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再分别加入100mmol/L同型半胱氨酸20μL和60μL,其余实验条件相同。以反应中生成无机磷的mmol数表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大小。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检测各组无机磷和谷胱甘肽含量。结果:①无机磷的生成量:低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和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犤(1.476±0.240),(0.751±0.085),(3.279±0.470)mmol/L,P<0.01犦,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低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P<0.05)。②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低同型半胱氨酸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犤(3.058±0.264),(1.908±0.301),(4.476±0.462)μmol/L,P<0.01犦,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明显低于低浓度同型半胱氨酸组(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有可能通过竞争性抑制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目的:探讨4种维生素联合应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损伤血管内皮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家兔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在普通饲料中加人胆固醇、猪油和甲硫氨酸,维生素组饲料同模型组,每天再另外灌胃给予维生素E、C、B6和叶酸,连续8周。第8周末,取血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脂(除HDL-C以外)、同型半胱氨酸和内皮素水平均显著升高(t=2.412,P&;lt;0.05;t=3.802—5.830,P&;lt;0,01),血清一氧化氮虽有降低,但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HDL-C/LDL-c比值明显减少(1=6.622 P&;lt;0.01)。与模型组比较,维生素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t=2.514—2.726,P&;lt;0.05),而血清一氧化氮显著升高,HDL-C/LDL-C比值也明显增加(t=4.128~5.076,P&;lt;0.01)。结论:维生素E、C、B6和叶酸联合运用,能够降低血中多种危险因子的水平,调节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平衡,减少或阻断危险因素对内皮功能的损伤,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影响及致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对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探讨同型半胱氮酸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以鼠红细胞裂解液为反应体系,分别检测对照组和低、高剂量同型半胱氨酸处理后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无机磷酸和谷胱甘肽含量,以生成的无机磷酸的mmol数表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在体内实验中,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低剂量蛋氨酸处理组和蛋氨酸+维生素处理组,分别测定血浆谷胱甘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同型半胱氨酸组的无机磷酸生成量均明显降低(P〈0.01),谷胱甘肽的含量也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蛋氨酸处理组的谷胱甘肽生成量明显降低(P〈0.01);蛋氨酸+维生素处理组的谷胱甘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高蛋氨酸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的存在能明显抑制谷胱甘肽的合成,其作用与同型半胱氨酸对卜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抑制有关。这可能是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丰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