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人梅毒胶体金结果进行鉴别。方法利用综合分析手段对一例老年人梅毒胶体金假阳性结果进行排查。结果通过对留样再测、更换试剂批号、使用其它试剂复核、重新采样等结果的综合分析,最终排除了其梅毒感染的可能。结论老年人梅毒胶体金阳性,要使用多种方法复核及结合其它临床资料及生活史来排除其结果的假阳性,避免给出不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机械通气会导致NRDS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有人报告发生率高达15%[1,2].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免疫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胎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及维生素A每日口服 15 0 0IU ,半个月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并与 8例足月儿比较。结果随胎龄的增大 ,外周血总T细胞、T辅助细胞和T抑制细胞的比例渐下降 ;总B细胞、NK细胞在 32周后渐上升 ,但缓慢 ,而在服VitA半个月后总B细胞、NK细胞明显上升。认为随胎龄增大、免疫功能渐完善 ,短期给予VitA能较快完善免疫功能成熟。不同胎龄早产儿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黄曼丽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周小坚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25000@陈均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传统机械通气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40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传统机械通气,B组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A组潮气量(VT)10~12ml/kg,气道峰压(PIP)〈25cmH2O,呼气末正气(PEEP)(5.0±1.5)cmH2O,呼吸频率(RR)60次/min;B组VT为5~8ml/kg,PEEP为(7.6±1.5)cmH2O,RR为40~60次/分。结果转归比较:两组所有病人均治愈。呼吸机参数比较:两组在维持SaO2在90%以上且PaCO2〈8.0kPa的呼吸机各项参数,A组的VT(10.11±1.20)ml/kg、PIP(24.01±2.10)cmH2O、PEEP(7.50±1.50)cmH2O,两组VT、PIP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PEEP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气比较:pH值A组7.35±0.10,B组7.25±0.15;PaCO2为A组(6.90±0.72)kPa,B组(93.0±2.8)kPa;两组pH、PaCO2、SaCO2(%)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并发症比较:A组肺损伤4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例,B组无。结论传统策略和肺保护性策略通气均能治愈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但后者并发症较少。在维持PH、PaCO2、PaO2、SaO2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肺保护性通气的呼吸机参数VT和PIP较传统通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5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脑脊液、血常规、影像学特点以及其治疗和预后规律.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结论: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避免严重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CRP)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唯一停药指标的安全性。方法出生体质量>1500 g的109例新生儿生后72 h检测CRP,根据CRP不同分为Ⅰ组(无感染组):应用抗生素治疗3 d后检测CRP<10 mg/L,排除感染,立即停用抗生素,共34例(31.2%);Ⅱ组(感染组):用抗生素治疗3 d后检测CRP>10 mg/L,提示感染,共75例(66.8%)。再将Ⅱ组分为Ⅱa组:每天检测CRP,一旦降至正常,立即停用抗生素,共38例(34.8%);Ⅱb组:应用抗生素至少7 d,待临床表现消失和CRP<10 mg/L后停药,共37例(33.9%)。以停药后10 d内是否需要再次应用抗生素为依据,分别比较各组应用抗生素的疗程和再次感染的机会。结果Ⅰ组2例(5.8%),Ⅱ组无需再次接受抗生素治疗。CRP<10 mg/L者93.5%(102/104)不必再次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疗程:Ⅰ组为3 d;Ⅱa组为(4.8±0.8)d;Ⅱb组为(9.3±1.8)d;Ⅰ组与Ⅱa组、Ⅱa组与Ⅱb组间在抗生素应用天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均<0.01);而再感染发生率无差异(P均>0.05)。结论CRP可安全有效地指导新生儿抗生素治疗疗程,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停用抗生素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应用治疗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经机械通气治疗无好转或进行性恶化的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气道吸入NO和气管内滴入PS。吸入NO浓度 2~ 30PPm ,PS剂量为 80~ 30 0mg/kg。 结果 治疗后 3例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均逐渐好转 ,肺顺应性改善 ,肺水肿好转 ,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吸入NO和PS能明显改善SPO2 ,且起效快 ,对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改善进行部分静脉营养(PPN)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糖耐量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运用电脑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的方法对15例日龄3~15d、孕周25.3~28W、出生体重<1000g的ELBW高血糖症(>9mmol/L)进行治疗,根据不同血糖浓度调节静脉滴注胰岛素的速度,同时监测血糖浓度(q1~4h),观察血糖下降到正常的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在血糖浓度<9mmol/L时逐渐停用胰岛素。结果15例ELBW血糖浓度为(12.6±1.9)mmol/L,开始治疗时间为(132.2±57)h;静脉滴注胰岛素的速度为(0.08±0.32u)/(kg·h);高血糖持续时间为(160.9±34.8)h,胰岛素持续应用时间为(223.4±77.8)h,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30.4±17.8)h;补葡萄糖速度为(17±2mg)/(kg·min),达到完全热卡时间为(166±31)h。其中2例出现低血糖。结论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能安全、有效地改善ELBW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使ELBW获得足够的热卡,达到能量需求,使糖耐量低下的ELBW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集颅脑疾病患者(疾病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样,作WBC计数及血清中SO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测定。分析SOD浓度与疾病的关系及SOD浓度与WBC计数、hs-CRP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血清SOD浓度为(101.7±60.1)U/mL,对照组为(137.7±11.9)U/mL,疾病组SOD浓度较对照组低(P<0.05);疾病组血清SOD浓度与WBC计数及hs-CRP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和-0.30(P<0.05)。结论颅脑疾病患者血清SOD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抗炎治疗及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可能对疾病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瑞安市人民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和高危因素。方法2005年8月1日至2008年8月1日对瑞安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住院并符合筛查标准的540例新生儿进行了ROP筛查。结果在接受筛查的540例新生儿中,44例发生了ROP,发生率为8.1%。Ⅰ~Ⅲ期病变分别为35、7、和2例;其中2例需激光治疗,无失明病例。结论ROP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周、出生体重、吸氧时间、呼吸窘迫综合征是ROP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