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结核病核心信息不同条数对知晓率高低的影响,从而探索出最科学、最简单明了,同时又能满足知晓率评价的核心信息,为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提出的全民知晓率达85%的目标服务。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由医务人员按《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自行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向自然顺序过往本院门口的人群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2份,回收260份,问卷回收率95.6%。 结果 260份有效问卷中1~4条核心信息和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84.7%(881/1040)和79.8%(1037/1300),1~4条核心信息比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高出4.9个百分点,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55,P=0.00)。同时,青年和老年组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显著低于1~4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85.0%和90.5%,71.1%和7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29,P<0.03、0.04)。中年组虽然在1~4条核心信息或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但从绝对数看,中年组1~4条核心信息比1~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高出3.1个百分点。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文化程度组1~4条核心信息和1~5条核心信息的结核病知晓率分别为77.4%和67.1%;84.7%和81.2%;88.8%和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2、3.56和3.60,P值均为0.06)。 结论 采用1~4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比采用1~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进行结核病知晓率调查能提高结核病知晓率;可取代目前公众结核病知晓率调查所采用的5条核心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护理人群对其护理工作环境的认知情况,为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和快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于2020年7月9日至7月22日期间统计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40~45岁、>45~50岁以及>50岁7个年龄段护士人群(249人)对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5个维度31个条目的Likert 4级计分调查结果,进行横断面研究,比较5个维度的Likert 4级分类的构成和31个条目的Likert 4级计分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和F检验。结果 按“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Likert 4级计分(分别计1、2、3、4分),护士参与医院事务、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和医护合作5个维度的4级分类百分构成在各年龄段护士人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1个条目的Likert 4级计分值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6类人群31个条目划分为217个板块,以评分≤2.5分、2.5~3.0分、>3.0分将护理工作环境分为“不良”“好”“优”3个等次,3个等次的板块数分别为18个、127个和72个,分别占8.29%、58.53%和33.18%;在18个“不好”等次板块中,13个板块来自“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6个条目、5个板块来自“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2个条目,其中有5个板块指向“护理人员有机会参与医院的管理决策”条目、4个板块指向“科室有充足的支持设备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条目。结论 各年龄段护士对其工作环境的期待值不同,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予分类施策;同时,如何提高护士在医院中的地位以及加强护理支持技术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和“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减少中断治疗的影响。 方法 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和“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的管理,然后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模式对病人中断治疗率的影响。 结果实施“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研究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率为2.0%,“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对照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率为9.0%,研究组病人的中断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μ=3.04P<0.01),2组有明显差异。 结论 “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能明显降低跨区域转诊流动人口肺结核的中断治疗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综合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追踪不到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广州市26家综合医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传染病网络报告需追踪的380例肺结核病人中,专业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不到位的99例病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380例肺结核病人中,追踪到位的281例,到位率74.0%;不到位的99例,不到位率26.0%。影响追踪不到位的因素有返乡30例,占7.9%,查无此人24例,占6.3%,地址不详17例,占4.5%,其他15例,占3.9%,死亡5例,占1.3%,拆迁和拒绝各4例,各占1.1%。结论影响综合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追踪不到位有多个因素,其中以返乡、查无此人和地址不详为主要因素,其占追踪不到位病人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病人家属结核病防护知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肺结核病人家属对结核病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用自制问卷对113例肺结核病人家属进行了结核病防护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调查人群对结核病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因其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异。19~49岁年龄组的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与50岁以上年龄组的调查对象相比有一定的差异(P<0.05),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大专或以上文化程度与小学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肺结核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应充分考虑目标人群教育的适宜性,特别是对受教育较少、社会地位较低的目标人群,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结核病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减少结核病的曼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深入分析不良得分调查条目的具体情景,持续改进医院护理管理。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20年7月9日至22日广州市胸科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参加护士441人,反馈问卷调查结果249人。依据≤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40~45岁、>45~50岁、≥50岁7个年龄段和护士、护师、主管护师、高级护师(包括副主任护师与主任护师)4个职称类别进行护士人群分类,对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问卷调查中Likert 4级计分平均分值≤2.50的不良得分条目分别计算其“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Likert 4级分布频数、百分比及均数±标准差(x±s)。结果 (1)在11类护士人群、PES-NWI的4个维度31个条目形成的341个(11×31)人群条目集(以下简称“群目”)中,有24个得分平均值≤2.50的不良得分群目,占群目总数的7.04%(24/341);得分不良群目涉及PES-NWT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6个条目和“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2个条目。(2)7个年龄段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18个,占其群目总数(7×31)的8.29%(18/217),得分不良群目涉及PES-NWT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6个条目和“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2个条目。(3)4个职称类别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6个,占其群目总数(4×31)的4.84%(6/124),得分不良群目涉及PES-NWT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的3个条目和“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的3个条目。(4)年龄由小到大7个年龄段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分别涉及0、1、5、4、3、2、3个条目,职位由低到高4个护士人群得分不良群目分别涉及0、2、3、1个条目。结论 护士年龄对护理工作环境的感知比职称类别敏感,护士在医院中的地位与护理人员数量是否充足则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全面、深入了解专科医院护理工作者对其工作环境所持的态度,为持续改进医院护理管理和快速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相应有决策依据。方法 此为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7月9日至22日期间应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NWI)对广州市胸科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入选249名护士,年龄在18~50岁之间。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按维度、条目计算其得分及计分类别情况。结果 医护合作维度、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维度、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维度、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维度、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得分分别为(3.04±0.55)、(2.98±0.59)、(2.90±0.70)、(2.74±0.73)和(2.65±0.69),得分由高到低前5顺位条目为“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工作关系融洽”“科室的护士和医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室的管理者支持护理人员的工作”“医院对新进护士有指导培训计划”“我有机会与临床工作能力强的护士一同工作”,得分由低到高最后5位条目为“护理人员有机会参与医院的管理决策”“我有进修合作的机会”“科室有充足的支持设备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科室有充足的人员(医生、护士、护工等)完成工作任务”“管理部门会倾听和反馈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结论 在专科医院中,医护合作、护士高质量服务水平上乘,但护理人员的地位、发展以及人员配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进程中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不阴转病例多项病原学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病原学角度探讨不能阴转的原因所在,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217例在化疗2,6个月末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不阴转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同一时期(1周内)的分支杆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耐药性测定结果进行比照分析.结果 ①在135例2个月末痰菌不阴转病例中行培养检查患者118例,其中培养阴性者36例,占30.51%;行菌种鉴定患者47例,其中非结核分支杆菌(MOTT)4例,占8.51%.②对于82例中接受培养检查的32例6个月末痰菌不阴转患者,培养检查阴性者11例,占34.38%;9例行菌鉴检查者中4例为MOTT,占44.44%.③在6个月末行培养检查的27例2个月末痰菌阳性6个月末痰菌阴性患者中培养阳性者19例,占70.37%.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进程中痰菌不阴转可因标本中存在有低活力菌、死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所致,痰菌阴转病例也可培养阳性,提示仅用涂片检查作为肺结核化疗效果的考察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对不阴转病例或6个月末痰菌复阳病例应进行结核病病原学综合检测,以正确评估机体中病原菌存在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外膜抗原IgG抗体在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结核分枝杆菌外膜抗原IgG抗体检测的562例相关病例和89例健康检查者资料,利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对结核病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4.3%、91.9%、73.3%、94.3%、55.3%、7.9和0.4;(2)陈旧性肺结核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肺部感染疾病患者、肺部肿瘤患者及健康检查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3.8%、 17.6%、5.3%、7.6%和4.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外膜抗原IgG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诊断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但在其它肺部疾患患者中均存在-定的假阳性,在病例诊断中应注意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综合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追踪不到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广州市26家综合医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传染病网络报告需追踪的380例肺结核病人中,专业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不到位的99例病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380例肺结核病人中,追踪到位的281例,到位率74.0%;不到位的99例,不到位率26.0%。影响追踪不到位的因素有返乡30例,占7.9%,查无此人24例,占6.3%,地址不详17例,占4.5%,其他15例,占3.9%,死亡5例,占1.3%,拆迁和拒绝各4例,各占1.1%。结论影响综合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追踪不到位有多个因素,其中以返乡、查无此人和地址不详为主要因素,其占追踪不到位病人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