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伴吞咽障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吞咽障碍对院内结局的影响。 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 11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为吞咽良好组(1~2级)1 004例和吞咽障碍组(3~5级)112例,比较分析2组的基线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吞咽障碍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结局(卒中相关性肺炎、肠外营养和预后不良)的影响。 结果与吞咽良好组相比,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较大,心房颤动比例、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入院48 h不能行走比例较高,入院心率和空腹血糖、血尿素氮、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P<0.05)。吞咽障碍组院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肠外营养率以及预后不良率均高于吞咽良好组(26.8% vs. 4.0%,11.6% vs. 1.9%,46.4% vs. 17.8%,P<0.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吞咽障碍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OR=3.835,95%CI:2.005~7.335,P<0.001)及肠外营养概率(OR=4.909,95%CI: 1.991~12.102,P<0.001)显著升高。 结论西安地区伴吞咽障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和肠外营养概率显著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关注和早期应对。  相似文献   
2.
吴松笛  韩仰东  夏峰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08-1310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时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第1、3、5、14天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测定,评价其与脑梗死灶体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在发病第1、3、5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在第3天达峰值,在第14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相同水平;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S100B蛋白测定对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 促进免疫系统去抑制作用, 从而靶向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 为肿瘤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然而免疫系统的调节也会引发相关的不良反应。ICI相关的眼部不良反应发病率低, 如不及时诊治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但治疗目前尚无相关临床治疗指南, 治疗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判断和经验。ICI相关的眼部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ICI相关的眼部不良反应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血管神经眼科急症,表现为急性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是中老年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具体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尤为重要。本文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泛指因血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神经眼科疾病,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是神经眼科学与血管神经病学的交叉领域。此类疾病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临床表现具有血管病(卒中)急、危、重的特点,由于是交叉学科,诊疗常迟滞和延误。提高对血管神经眼科疾病新概念的认识,聚焦这一交叉领域的新诊疗方法和策略,通过专科建设和学科协作,提升早期识别和精准诊疗能力,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主因"左侧头部疼痛、左眼视物不清6天"于2015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与人争执时突然出现左侧头部疼痛及左眼视力下降。自诉头痛从左侧面颊下部逐渐上移至左侧头顶,后固定在左眼球,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灵活,无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胸闷、心慌、气短等症,未及时就诊。次日晨起感头痛无明显缓解,于外院就诊,测血压150/100 mmHg,行头颅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1 年预后情况。 方法 通过西安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老年AIS (年龄≥6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的临床特征;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 事件(包括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多因素Logi sti c回归分析,探讨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 年AIS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老年AIS患者1239例,其中伴心房颤动者133例(10.7%)。与不伴心房颤动组相比, 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的年龄大([ 77.7±6.3)岁 vs(74.0±6.1)岁,P=0.019]、出院mRS评分高(2.0 分 vs 1.0分,P <0.001)、出院NIHSS评分≥14分比例高(16.5% vs 3.1%,P <0.001)、合并肺炎患者比例 高(21.1% vs 5.8%,P <0.001)、入院48 h不能行走的患者比例高(63.0% vs 36.1%,P <0.001)、空腹 血糖水平高[(6.3±3.0)mmol/L vs(5.8±2.0)mmol/L,P =0.037]、LDL-C水平低[(2.4±0.7)mmol/L vs (2.5±0.8)mmol/L,P =0.031]。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率高(15.8% vs 5.9%,P =0.020)、 死亡率高(32.3% vs 9.2%,P <0.001)、预后不良率高(51.9% vs 25.9%,P <0.001)。校正相关混杂 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是老年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 2.45, 95%CI 1.26~4.78,P =0.008),但不是1年卒中复发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 结论 相比不伴心房颤动组,西安地区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年龄更大、卒中所致残障及神经功 能缺损更重、合并肺炎和入院48 h不能行走的患者比例较高;伴心房颤动老年AIS患者1年死亡风险显 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中青年急性卒中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与1年死亡的关系.方法 基于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平台,回顾性分析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筛选出年龄在18~64岁的中...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4岁,因"右侧面部麻木、行走不稳3 h"于2013年6月3日入院。3 h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面部麻木、行走不稳,行走时向右侧倾斜,伴头晕,言语稍欠流利,无肢体无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视力改变,无耳鸣及听力改变,无饮水呛咳,无胸闷气短,无畏寒发热。急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治疗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中青年与老年急性轻型脑梗死(AM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年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AM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老年组(≥65岁)和中青年组(18~ <65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2组AMC1患者的1年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