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方法 :采用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 (random dotstereogramssynoptophone,RDSS)检测 6 2例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范围和旋转融合恢复力。结果 :①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是 (11.79± 3.4 0 )°~ (8.2 3± 1.91)°,内旋融合力是 (9.38± 3.4 0 )°~ (6 .4 8± 2 .72 )°。②RDSS不同视锐度的各组间比较 ,仅 2 0 0″和 6 0″内旋融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14 1) ,其余内旋、外旋融合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③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恢复点为 (5 .77± 1.89)°~ (3.6 7± 1.17)°,内旋融合力恢复点 (3.6 9± 1.2 1)°~ (2 .35± 1.4 0 )°。结论 :①双眼外旋、内旋融合力范围随立体视锐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即视差越大 ,旋转融合力越大。②不同立体视锐度 ,其外旋、内旋融合力表现不同 ,能反映出与旋转融合功能的关系。临床可采用RDSS对双眼旋转融合力及范围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手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兰俊  吴夕  黎晓新 《眼科研究》2004,22(2):194-196
目的 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手术设计的特点。方法 1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检查眼位,单眼、双眼水平注视野,异常头位的偏斜角度。手术方式患眼外直肌不等量后徙。结果 原在位外斜,双眼注视野位于患眼颞侧,面部转向健眼一侧。手术后外斜视得到矫正,异常头位消失。结论 为了矫正原在位存在外斜视,即使外直肌力量不足,手术后外转进一步受限,也需减弱外直肌,以期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依从性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弱视是造成单眼视力低下的最常见的疾病,也一直是儿童可避免性盲的第一位治疗对象。弱视必须早发现、早治疗,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研究发现,依从性差是引起弱视治疗治愈率低的重要因素;解决了依从性,就能有效的改善弱视治疗效果。本文分析综述了弱视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和现有的主要解决办法,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的手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23例26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斜视,手术前后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或三棱镜映光法(Krimsky法)测定客观斜视角等,术后追踪2~28月。结果 (1)术中特点:眼外肌粘连、纤维化的程度不同;各直肌附着点距离角膜缘比正常的平均远2~3mm。(2)斜视矫正量:以单纯直肌减弱术矫正量最小,直肌减弱联合缩短再复信术矫正量最大。(3)术后眼位:第1正位率56.5  相似文献   
5.
在治疗期间弱视眼的屈光矫正问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治疗期间 ,弱视眼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该欠矫或是全部矫正。对象和方法 :两组单眼弱视 ,第一组 ,全矫 ,70例 ,弱视眼的远视全部矫正 ;第二组 ,欠矫 ,68例 ,弱视眼的远视欠矫 1 0 0~ 3 5 0D .S .,平均 1 75D .S .。戴镜之后 ,采用传统遮盖疗法结合其他方法治疗弱视。观察治疗前后的眼位变化。结果 :全矫组病人的弱视眼视力恢复到 1 0 ,健眼遮盖的时间平均是 9 0个月 ,而欠矫组需要 11 1月。全矫组遮盖时间平均缩短2 1个月。在治疗期间 ,两组病人中没有出现外斜视。结论 :弱视眼的调节功能降低 ,调节幅度变小。治疗期间 ,远视全部矫正 ,能缩短疗程 ,有利于弱视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Marchesani综合征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儿童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与外旋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10岁6例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患儿进行眼底照相,观察手术前后客观外旋转性斜视的变化。结果表明眼底照相能够判定双侧外旋转性斜视的存在,这有助于对临床上不易区分的双上斜肌隐蔽性麻痹和真正的单侧性上斜肌麻痹的鉴别诊断;并对指导手术设计、提高一次性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HTRA1基因过表达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HTRA1基因在老年黄斑变性(AM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携带人HTRA1基因的慢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感染效率,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HTRAl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感染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H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与空载体慢病毒感染RPE细胞相比,HTRA1基因慢病毒感染的RPE细胞HTRA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增殖能力及迁移能力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过表达HTRA1基因能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THRA1基因可能通过影响RPE细胞功能参与AMD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双侧滑车神经麻痹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小儿眼科教学会诊会诊目的根据病史及较典型的症状,进一步掌握外伤性滑车神经麻痹后所产生的体征,并决定治疗方案。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l岁,因头颅挫伤后双眼视物倾斜及复视已5个月而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94年...  相似文献   
10.
Marchesani综合征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吴夕,陈瑞英,江燕(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100034)Marchesani综合征(球形晶体短指综合征)是一种眼部畸形合并骨骼改变的先天性疾患,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率较高。以往的报告表明,晶体位置正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