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探讨髓芯减压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原基骨移植材料对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 对24只SPF级家兔股骨头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然后将家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组(B组)、髓芯减压+胶原基骨修复材料组(C组)和髓芯减压+胶原基骨修复材料+VEGF组(D组),每组6只,共治疗12周。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切片形态。采用骨密度分析系统(QCT PRO V6.1)测量家兔股骨头骨密度(BMD)。Western blot检测VEGF、Collagen I、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Wnt-3a、β-catenin和GSK-3β的蛋白表达。结果 术后12周时,与B、C组比较,D组家兔股骨头骨小梁排列较整齐,骨髓中观察到大量微血管的形成,可见明显成骨,且坏死区基本被修复。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家兔股骨头空骨陷窝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D组家兔股骨头空骨陷窝比率小于B组和C组(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和D组家兔股骨头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D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与B组和C组相比,D组VEGF、Collagen I、RUNX2和OC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和C组相比,D组Wnt-3a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髓芯减压联合VEGF与胶原基骨移植材料对兔股骨头缺血坏死可有效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提高骨密度及成骨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吕亚军 《疑难病杂志》2012,11(5):394-396
<正>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不同病因致血供破坏,进而致股骨头软骨下骨变性、坏死,最终股骨头塌陷。ONFH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常累及中青年,呈进展性和致残性发展,大部分患者因错过早期治疗或早期治疗失败最终因股骨头变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松质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植骨方式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伤椎 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术后疼痛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伤椎 Cobb 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改善,并且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缓解(P <0.01),但术后15个月时因内固定物已取出,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从而再次引发腰背痛。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伤椎椎板融合增加了伤椎后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但内固定取出后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导致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临床应考虑多种植骨方式结合来治疗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4.
肋骨爪形钢板治疗槤枷胸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我们应用爪形钢板,见图1,对29例因外伤引起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浮动胸壁(槤枷胸)患者施行肋骨断端手术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5~58岁,均为车祸  相似文献   
5.
背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明显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预后,但是合并症负担是否增加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存在争议。目的 评估合并症负担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2017年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512例。采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估患者总体合并症负担,并将患者分为高合并症负担组(CCI评分≥3分)和低合并症负担组(CCI评分<3分)。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模型进行数据调整,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高合并症负担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高合并症负担193例(37.7%),低合并症负担319例(62.3%)。高合并症负担组和低合并症负担组术后死亡、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调整后,高合并症负担组和低合并症负担组各包括193例患者。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高合并症负担组和低合并症负担组术后死亡、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高合并症负担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降低多合并症早期NSCLC患者术后死亡率以及合理范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合并症负担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良好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为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1只和对照组15只。模型组连续2d每日经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0pg/kg,再连续3d,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模型组4周后×射线显示兔关节间隙增宽,密度增大,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股骨头变平,骨小梁模糊,软骨下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在股骨头内出现斑块状高密度区域,股骨颈变短粗。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兔股骨头骨密度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头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犁。  相似文献   
7.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法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缺的了一定的效果。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至2012年相关文献,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细胞标记及体内示踪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共纳入39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有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常用的细胞标记及示踪法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抗原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和 MRI对比增强剂标记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髓芯钻孔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介入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虽然近年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法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缺的了一定的效果。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至2012年相关文献,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细胞标记及体内示踪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共纳入39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有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常用的细胞标记及示踪法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抗原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和MRI对比增强剂标记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髓芯钻孔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介入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虽然近年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LPS)+地塞米松注射液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21)和对照组(n=15)。模型组连续2 d每天经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0μg/kg,再连续3 d每天臀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4周后,X线显示:模型组兔关节间隙增宽,密度增大,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股骨头变平,骨小梁模糊,软骨下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在股骨头内出现斑块状高密度区域,股骨颈变短粗。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兔股骨头骨密度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头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