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与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4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MMSE评分、ADL评分均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前的Mo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1%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调督通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在泰安市中医医院住院的106例脑梗死后M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在一般支持治疗下,联合组予以调督通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调督通窍针法治疗。对比两组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疗程后,两组BI、MoCA、MMSE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HAMD-17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督通窍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后MCI患者的BI,在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80例病人随机分为针刀组、药物组,针刀组40例在颈项部敏感点做针刀松解术;药物组40例服散利痛及通天口服液。结果随访2个月至5年,针刀组有效率92.5%,痊愈率60.0%;药物组有效率70.0%,痊愈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5)。结论颈部针刀松解分离,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4.
五联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针刺为主的五联神经康复技术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12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推拿按摩及关节松动、电磁物理因子刺激、躯干肢体易化训练以及神经营养中西药物应用,对照组11例给予神经营养、促醒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效果及持续植物状态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中基本痊愈5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2例,3例,4例。持续植物状态评分分别提高(7.46±1.32)、(4.59±1.21)分,P<0.005。结论以针刺为主的五联中西医神经康复技术可较好地促进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苏醒,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方案治疗脑性瘫痪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针刺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方案对脑性瘫痪(CP)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CP患者给予针刺、神经促通手法、电磁物理因子刺激、躯干肢体易化训练以及神经营养药物,分析治疗前、治疗1.5个月后(中评)、治疗3个月后(末评)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治疗1.5个月时FIM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而治疗3个月后FIM明显提高,其中生活自理能力、转移行进能力以及社交交流能力好转明显(P〈0.05),而括约肌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中评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治疗的FIM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9岁患者的FIM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以针刺为主的中西医神经康复方案能明显促进CP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行进转移能力以及社交交流能力的提高,而且以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西医神经康复技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PVS)的疗效。方法41例PV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推拿按摩及关节松动、电磁物理因子刺激、躯干肢体易化训练以及中西医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营养、促醒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痊愈或基本痊愈7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显效率71.4%,有效率95.2%;对照组痊愈或基本痊愈3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6例,显效率40%,有效率70.0%,两组间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VS评分观察组提高(7.46±1.32)分,对照组提高(4.59±1.21)分,两组间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结合中西医神经康复技术可促进PVS患者苏醒,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电针加中药外洗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洗,电针治疗局部取穴膝眼(双侧),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鹤顶,血海,阿是穴。对照组只采取局部电针。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应用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中药外洗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活动度改善较单纯局部电针治疗明显。  相似文献   
8.
9.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方式的多元化,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应用,近些年呈现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