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在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机制。【方法】 进行人体外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确定少腹逐瘀汤抑制EMI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设置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评价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EMI细胞雌二醇(E2)、前列腺素E2(PG-E2)、雌激素受体(ER)的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MI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E2、PG-E2、ER、IL-6、VEGF的表达量降低(P<0.05或P<0.01),NGF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可有效促进EMI细胞凋亡,抑制EMI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减少雌激素、血管生成因子、炎症因子表达,达到减轻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目的,体现了其中医“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行传统术式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相关因素,并初步探讨其中医证型特点及中医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的51例成功随访患者及其病例资料,对可能引起术后尿失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总结分析POP的中医证型、证素特点和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治法方药。【结果】(1)51例POP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壁修补术后出现尿失禁者14例,占27.5%。(2)以术后尿失禁为因变量,纳入手术年龄、住院时间、子宫脱垂程度、阴道壁脱垂程度、手术时间、术前运用中药天数、高血压史、甲亢史、糖尿病史等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出现尿失禁与子宫脱垂程度有关。(3)51例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为肾虚血瘀和肾虚证。中医病位证素主要有肾、脾、肝;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血瘀、湿、气陷等。(4)术前中医治疗主要以补气升提、健脾补肾为法,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六味地黄汤加减。【结论】 子宫脱垂的程度越严重,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的可能性越大;POP患者术前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肾虚血瘀证、肾虚证,但其围手术期结合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尚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教书育人,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手段,是培育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一支优秀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本教研室在50多年的教学历程中,注重加强师德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本教研室认为:当前师德建设的紧迫任务是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思想先进、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要实现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的收益和思维的拓展,需要每一位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多方面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本文以医学教育为切入点,探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王小云教授是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协助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学带头人,妇科教研室主任。王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三十余  相似文献   
6.
宫颈肌瘤为子宫颈生长的良性肿瘤,来自于子宫颈间质内肌组织或血管肌组织,因宫颈间质内含极少量平滑肌,所以临床上宫颈肌瘤很少见,发生率为1%~2%[1].宫颈肌瘤按生长部位分为四种类型:前壁、后壁、侧壁和悬垂型(即黏膜下型).宫颈肌瘤位于骨盆深部,大者嵌顿于骨盆中,使宫颈旁和阴道壁不易或不能暴露,且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子宫动静脉、直肠等器官移位[2];因部位特殊,故手术操作难度大,既往绝大多数采用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 ,它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 ,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在一些性生活紊乱、性病泛滥的国家 ,此症尤为常见。近年来 ,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一些地区 (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及城市 )中的某些人群出现性生活混乱状态 ,由性行为带来的感染性疾病显著增加。1 中医病因病机罗元恺[1] 指出中医古籍无盆腔炎的病名 ,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可属“疒徵 瘕”、“腹痛”、“带下”、“热入血室”等范畴。由于经期或产后调摄失当 ,手术时消毒不严 ,湿热、湿毒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医学院校妇科临床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提高医学生妇科临床技能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是临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总结桂枝类方治疗以女性反复下腹疼痛为主证的妇科痛证的临证运用特点。临床上使用的桂枝类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少腹逐瘀汤、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等。小建中汤类加减可治疗气血不足型妇科下腹部痛,桂枝茯苓丸类加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妇科下腹部痛,桃核承气汤类加减适用于瘀热互结下焦型妇科下腹部痛,少腹逐瘀汤类加减适用于少腹寒湿瘀阻型妇科下腹部痛,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适用于脾虚夹瘀型妇科下腹部痛等。总结桂枝类方治疗妇科下腹疼痛的运用规律,可为中医药治疗妇科痛证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妇科养血颗粒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缺损(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妇科养血颗粒,连服2周,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行经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定经期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与随访第3个月经周期的经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31/35)、71.43% (25/3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35/35)、94.29% (33/35);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第3个月经周期的行经时间均缩短、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随访第3个月经周期的行经时间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妇科养血颗粒可有效缩短PCSD致气血两虚型经期延长、漏证患者的行经时间,明显改善其临床证候,疗效稳定,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