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在经过灭菌过程后所提供的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性。方法:按照原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加强灭菌全流程管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与随机抽样法相结合,将国内医院常用的不同生产厂方的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经过灭菌循环后,比较分析其对灭菌过程的监测效果。同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落实改进措施,提高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准确率。结果:包内化学指示物的灭菌监测效果与其生产厂方的工艺制作缺陷、包装材料透气性较差、化学指示物直接接触到金属器物、包装过大、灭菌前的装载过满、蒸汽质量欠佳、灭菌器的失误操作及故障运行等密切相关。结论:影响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物对灭菌监测效果的因素很多,管理者应主动加强灭菌全流程的细节管理,根据手术器械包的风险级别不同,手术器物的结构、材质不同,合理选择合格的包内化学指示物,为灭菌包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监测结果,从而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的效果。方法成立由7人组成的品管圈小组,针对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高的情况,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动力器械使用和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和优化,将实施品管圈前后手术动力器械缺陷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率由活动前的7.71%下降到活动后的3.64%,改善幅度为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动力器械的缺陷率,加强科室协作,提升个人职业修养和团队精神,规范手术动力器械的处理流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合适的β-肌动蛋白(β-actin)引物以排除RNA样本中残存的DNA对人类基因表达分析的干扰。方法利用EMBL、PSEUDOGENE等生物信息数据库,寻找β-actin的假基因。同时自行设计和从国内外文献中筛选了众多β-actin引物。选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对跨过内含子的引物,分别将基因组DNA、未经逆转录的RNA、cDNA作为模板,对这5对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β-actin有37个假基因并且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者所使用的引物都存在假基因干扰问题。当分别用DNA和cDNA作为模板时,5对引物中的1对跨过内含子的引物能扩增出大小不同的条带。结论使用该对引物能有效发现和排除RNA样本中所残存的DNA的干扰,令人类基因表达分析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对人体无伤害、无痛苦的获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比对①获取口腔黏膜细胞的不同途径,②改进的微量血提取试剂盒和常规的碘化钾法提取唾液中的DNA的效果,③经过不同的储存条件、时间梯度所获得的DNA的得率和纯度,④分别以提取的DNA和唾液沉淀作为模板PCR扩增管家基因GAPDH、唾液特异蛋白基因PRB-3、线粒体D-loop区.[结果]从0.1 mL的唾液中即可以提取出约4.5μg的基因组DNA.从新鲜唾液中获得的DNA得率和纯度最高,但即使唾液经过长时间的保存,直接使用唾液的细胞沉淀也同样能够扩增出各种正确大小的基因片段.[结论]唾液作为获取基因组DNA的简易来源,完全可以取代常规的取血采样,也比棉拭子刮取口腔细胞、滤纸唾液斑法、漱口水收集等方法简便、经济、快速.该法不会对被收集者造成任何不适,容易被接收,因而能最大限度的扩大复杂遗传疾病研究的取样范围,特别适合分子流行病学大面积调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