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抗心绞痛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4%和81.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心电图ST变化。  相似文献   
2.
miRNA(microRNA)是一类对基因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这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在生物发育、脂肪代谢、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表达异常能导致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有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功能.瘢痕疙瘩本质上属于实体瘤的一种,近几年来 miRNA在瘢痕疙瘩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成为了研究热点.因此,关于miRNA对瘢痕疙瘩作用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类肿瘤样病理组织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速绫止血纱布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相结合对实验动物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及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健康、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速绫止血纱布组、封闭负压引流组、速绫止血纱布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简称复合组),每组20只。于每只大鼠背部切除皮肤制作成创面模型。模型组创面自然愈合,速绫止血纱布组以两层速绫止血纱布组敷于创面上;封闭负压引流组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速绫止血纱布复合封闭负压引流组:两层速绫止血纱布组敷于创面上,后覆盖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每组20只动物随机分3批各20个创面,第1、2、3个批次分别用于4、8、12 d取材观察创面的肉芽生成率。第4个批次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主要观察:①创面的肉芽生成率;②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①各组创面第4天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d以后复合组及封闭负压引流组愈合速度明显加快。第8天愈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复合组、封闭负压引流组、速绫止血纱布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愈合时间由快到慢排序同上。结论速绫止血纱布复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面部是位于体表一个极其重要的人体部位,其解剖结构复杂,具有维系健康、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1-4]。各种先、后天因素造成的面部损伤,尤其是复杂疑难的组织缺损,使患者遭受重创,身心健康失去平衡[5-10]。因此,面部修复治疗的难度性与挑战性,一直是世界历代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1-13]。现笔者对面部组织损伤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道们交流,以实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攀新高之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睑缘切开重睑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的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分别检索Cochra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集有关睑缘切口与传统切口重睑术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2、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章进行Meta分析,选择文章以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动脉自由穿支螺旋桨皮瓣在面中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8年12月,对笔者医院整形外科18例面中部创面患者应用面动脉自由穿支螺旋桨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皮瓣远侧缘瘀斑,予改善微循环、消肿处理后,瘀血自行缓解。随访3~12个月,患者供受区获得良好的形态与感觉功能,效果满意。结论:面动脉自由穿支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与受区相似,移动性好,不需牺牲重要神经、血管,术后形态、活动功能与感觉恢复良好,为面中部创面较好的修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儿童足背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12年-2016年本院收治30例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患儿,术中根据瘢痕深度选择剥离层次,尽可能保留浅筋膜深层完整性,应用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27例患儿皮片高质量成活,2例有少量散在分布水疱,1例部分表皮剥脱、坏死,予加强换药后均愈合。随访6~12个月,患儿的足部功能及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矫治足背瘢痕挛缩畸形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单核细胞活化的类过氧化物酶2(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 PAMM)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功能的蛋白,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本文拟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探究PAMM对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形态及基因表达等的影响,以期为其功能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利用CRISPR-Cas9等技术构建PAMM基因敲除(knockout, KO)小鼠,用野生型(wild-type, WT)小鼠作为对照。收集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adipose tissue, IAT)和背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利用RNA-seq和RT-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基因组PCR及测序,证明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正确。敲除PAMM后IAT和BAT形态无明显变化,但E2F靶点、未折叠蛋白反应等基因集在IAT或BAT中富集。比较WT和KO小鼠组织,发现33个基因的变化趋势在IAT和BAT中保持一致;而仅在IAT中出现变化的...  相似文献   
10.
PAMM(Peroxiredoxin-like 2 activated in M-CSF stimulated monocytes)是一种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在脂肪组 织中高表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是脊髓损伤的标志物及某些肿瘤治疗的候选靶点。该文就PAMM的生物学功能及 其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