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7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收治5例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患者,采用扩张后旋转、推进皮瓣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栓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 P,GPⅡb/Ⅲa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 P、GPⅡb/Ⅲa的表达。结果 :血栓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 P、GPⅡb/Ⅲa分别为CD62 P5 2 .19± 12 .3 7% ,GPⅡb/Ⅲa 77.98± 14 .2 2 % ,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1) ;治疗后CD62 P3 1.16± 17.43 % ,GPⅡb/Ⅲa 40 .71± 11.64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 (P<0 .0 1)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 P、GPⅡb/Ⅲa对血栓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为临床症状缓解后患者长期药物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丹酰氯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人尿中多胺含量的方法。以己二胺为内标 ,uBondapak -C18(2 5 0× 4.6mm ,10um)为固定相 ,甲醇和水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柱温 5 0℃ ,流速 1ml/min ,荧光检测器测得腐胺 (PUT)、精脒 (SPD)和精胺(SP)三者回收率为PUT 97%、SPD 98%、SP 10 3% ,回归方程线性良好 ( 均大于 0 99) ,分析时间约 9min。该法简洁 ,快速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有效分析人尿及其他生物样品中的多胺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 2P ,GPⅡb/Ⅲa的表达。结果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CD6 2P(4 8 3± 15 .2 ) % ,GPⅡb/Ⅲa(80 4± 10 .3)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CD6 2P(2 4 2± 12 .4 ) % ,GPⅡb/Ⅲa(4 8.8± 8.4 ) %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 0 1)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结论 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derived microparticals,PMP)数量的变化,研究其与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CD62P、GPⅡb/Ⅲa活化比率的关系,探讨其在血栓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8例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前PMP(223±54)/10~4Plt,CD62P(52.19±12.37)%,GPⅡb/Ⅲa(77.98±14.22)%;治疗后PMP(136±18)/10~4Plt,CD62P(31.16±17.43)%,GPⅡb/Ⅲa(40.71±11.64)%;对照组PMP(66±17)/10~4Plt,CD62P(4.27±2.17)%,GPⅡb/Ⅲa(10.23±3.44)%。病例组上述指标治疗后均下降(P均<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均<0.01)。PMP数量与CD62P、GPⅡb/Ⅲa活化比率呈正相关(r=0.69,r=0.86 P均<0.01)。结论:血小板微颗粒在血栓性脑血管疾病中与CD62P、GPⅡb/Ⅲa活化比率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可作为血栓性脑血管疾病血小板体内活化的特异性指标。PMP、CD62P、GPⅡb/Ⅲa的联合检测对该病的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乳腺癌患者1041例,其中483例患者术前行淋巴结显像,558例患者未行淋巴显像而术中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果]在淋巴显像组中,84.3%(407/483)的患者显像成功,该组SLNB的成功率为98.9%(478/483)。而在未行淋巴显像组中SLNB的成功率为98.7%(551/558)。两组SLNB检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即使术前淋巴显像失败,其SLNB的检出成功率仍达到98.7%。[结论]术前淋巴显像并不能提高SLNB的成功率。因此,临床工作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前,淋巴显像不是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月就诊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单盲随机将接受改良放疗保乳术治疗的49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其余41例分为对照组.X2检验对照分析术后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结果、术后复发及转移结果和放疗不良反应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结果对照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放射性皮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复发率对照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可有效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GPIIb/IIIa、CD62P的表达情况 ,以探讨其在IT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 ,对32例ITP患者、17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21例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及2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小板表面GPIIb/IIIa、CD62P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ITP患者GPIIb/IIIa血小板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 (P<0.01) ,但CD62P血小板阳性表达率四组无明显差别(P>0.05) ,15例无临床症状ITP患者GPIIb/IIIa表达明显高于17例有临床症状ITP患者的表达(P<0.01)。结论GPIIb/IIIa作为监测血小板活化指标 ,对ITP的鉴别诊断及监测病情发展、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ITP患者的GPIIb/IIIa表达明显增高 ,但CD62P表达并不增高 ,CD62P并非监测ITP患者循环中活化血小板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PMP)是血小板被激活后从质膜上脱落进入外周循环的细小微粒,PMP可表达血小板特异性膜糖蛋白并富含凝血因子膜受体,由于PMP体积微小,可为凝血反应提供更为庞大的催化表面积,所以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发挥着比血小板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PMP应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