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取床头抬高30°~ 45°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使呼吸机管路冷凝液不能积存在延长管内并倒流入气道.28 d内观察并记录总体VAP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冷凝液倒流情况、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动态变化、粗病死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误拔管风险.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6.36%vs.34.55%),机械通气时间(5.86±2.66)d vs.(11.24±3.80)d,ICU住院时间(13.60±4.83) dvs.(19.58±5.27)d,冷凝液倒流情况(3.64%vs.49.09%),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VAP患者的CPIS评分较对照组中VAP患者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粗病死率(21.82%)较对照组(27.27%)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误拔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可降低VAP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预后,误拔管风险机率较常规方法无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4 R危机管理与多学科协作理论的管理模式对监护室多重耐药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监护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由医院各个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感染控制委员会实施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策略。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4 R危机管理与多学科协作理论的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46%VS 6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38.11±5.83 VS 46.23±7.45),微生物送检率高于对照组(60%VS 42%),新发多重耐药菌每千住院日分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0 VS 46),2组患者新发多重耐药菌菌株分布存在差异,各项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4 R危机管理与多学科协作理论的管理模式科显著提高监护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质量,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C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气祛湿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及炎症因子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MDA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MD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8及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祛湿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CUC,可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清MDA、SOD水平,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末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现代护理发展。留置导尿管在临床已经广泛使用,其并发症如泌尿系统感染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问题,不但影响患者的康复,也直接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住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笔者将循证护理运用到预防肿瘤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实践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集束化气道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选取入住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干预,观察组在4h内采取集束化气道干预(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冷凝水、人工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30 cmH2O、胸部物理治疗每2小时1次、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采用热湿交换器、每4小时洗必泰口腔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VAP发病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动态观察确诊VAP患者当天(0)、3、5、7、14 d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8.75%与35.94%)、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26±2.89)d与(10.54±4.36)d、ICU平均住院时间(11.88±3.97)d与(16.55±5.22)d,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8、t=6.546、t=5.697,P<0.05或P<0.001).两组中确诊VAP3、5、7、14 d,CPIS评分分别为(7.01±2.24)、(8.74±2.33)分,(5.67±2.14)、(7.51±2.27)分,(4.36±1.44)、(6.95±2.98)分,(2.75±1.37)、(6.53±2.88)分,观察组的CPI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7.22,P<0.001;F组内=29.41,P<0.001;F交互=4.35,P<0.01);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02±7.06)、(22.48 ±7.31)分,(15.01±6.06)、(19.67±7.14)分,(12.40±4.17)、(16.13±5.33)分,(8.40±2.57)、(13.10±4.93)分,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7.43,P<0.001;F组内=45.36,P<0.001;F交互=4.25,P<0.01).结论 早期应用集束化气道干预可降低VAP的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穿刺器械材料的改进、穿刺操作技术的简化,深静脉置管术对需要化疗和营养支持的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减轻痛苦、方便治疗的诊疗技术,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血管刺激性小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之带来置管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亦较高,由此可引发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而对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相关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在临床治疗中采取相关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01 ~2011-01随机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综合抢救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救治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 d 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变化.记录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d治疗组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内治疗组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中心ICU住院的严重创伤后ALI/ARDS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积极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当天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康复新液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经胃管注入,10 ml/次,3次/d,连用7 d。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第7天,测定胃液pH值,测定氧分压,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记录两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液pH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改善ALI/ARDS患者胃液pH值、PaO2/FiO2,对应激性溃疡出血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恶性肿瘤治愈率为45%左右,其中放疗的贡献为18%以上,充分表明了现代放射治疗在癌症治疗上的重要地位,现代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时利用各种放射线,如光子类的X线、γ射线以及粒子类的电子束、中子术等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