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幻肢痛又称肢幻觉痛,是截肢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疼痛性质有多种,可为搏动性痛、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等,大多阵发性出现,常于安静时或夜间发作;情绪变化、气候变化、疲劳等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截肢给患者造成了生活和工作的不便,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和压力,因此,心理上的障碍与幻肢痛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对患者注重综合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 患者,女,31岁,无诱因阴道大量出血2天,无腹痛,夜间急诊.查体:神志清,贫血貌,血压90/60mmHg,心肺腹体检未见异常;妇检:外阴血染,见活动性出血,阴道内可见大量血液,色鲜红,并见一鹅蛋大不规则粉红色赘生物,未见宫颈,未内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间歇性补铁疗法治疗儿童轻度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147例轻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间歇补铁组(n=83)和常规补铁组(n=64),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补铁治疗后,常规补铁组和间歇补铁组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个月后,常规补铁组治疗有效率(61%)高于间歇补铁组(42%)(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补铁组治疗有效率(86%)与间歇补铁组(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补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高于间歇补铁组(8%)(P<0.05)。结论虽然间歇补铁法对轻度缺铁性贫血患儿的短期疗效不及常规补铁法,但是长期疗效无差异;而且相对于常规补铁法,间歇补铁法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分布与聚集状况.方法 对123例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的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MSE)和美国精神病学第4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痴呆诊断标准确诊为VD者40例(VD组);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择脑卒中部位、性质与之相匹配的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非VD);另自门诊和住院一般疗养的老年人中选择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 结果 收缩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 h 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对照组、非VD组、VD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下降趋势.收缩压、2 hPBG、HOMA-IR在V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D组MS患病率(57.5%)和危险因素个数(5个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和2.5%,P<0.01).结论 老年V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肠内营养(EN)剂瑞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分成瑞先EN组和瑞素EN组,各47例,分别按照患者的BMI计算所需热量,给予EN支持。于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第7天、第21天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Glu)、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水平,观察感染发生率和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第1天、第21天的NI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EN支持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N支持第7天时,(1)瑞素EN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除Glu外均有下降,瑞先EN组除Glu和TG外均有下降;(2)瑞先EN组Hb、TG、TC、LDL均高于瑞素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瑞先EN组胃肠道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低于瑞素EN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支持第21天时,(1)瑞先EN组ALB回升,TG、HDL下降,瑞素EN组TP、ALB、TC、HDL继续下降,与营养支持第7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瑞先EN组的ALB、Hb、TG、TC、HDL、LDL均高于瑞素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瑞先EN组胃肠道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瑞素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EN支持前都有显著改善(P〈0.01),瑞先EN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较瑞素EN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瑞先肠内营养制剂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和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家庭访视对出院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洁  赵锡丽  刘小兰  丁素华 《护理研究》2006,20(19):1732-1733
[目的]了解出院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家庭访视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56例出院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出院1周内开始对观察组进行家庭访视,对照组仅出院时做常规指导。6个月后评价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访视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并能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疗效情况,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0年住院治疗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BFM2002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运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患儿的5年OS和EFS.结果 80例患儿,男女比例1.22∶1,中位年龄4岁3个月,标危33例(41.2%),中危37例(46.3%),高危10例(12.5%),白细胞(WBC≥20×109/L)22例(27.5%),BCR/ABL阳性3例(3.8%);MLL基因重排1例(1.3%);TEL/AML阳性17例(21.3%).完全缓解79例(98.8%),5年OS和EFS分别为(85.9±4.0)%和(79.2±4.7)%,其中标危组5年EFS(86.6±6.4)%,中危组5年EFS (81.1±6.4)%,高危组5年EFS(48.0±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5).复发12例(15.o%),中位时间23.5个月.死亡11例(13.8%),中位时间13个月.结论 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好,标准的分型诊断及危险度分层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汶川地震中参与平武县南坝镇救援工作的中暑人员172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47例;年龄<18岁32例,18~45岁104例,55~80岁36例。按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先兆中暑92例,轻症中暑66例,重症中暑14例(热痉挛10例,热衰竭4例,热射病0例)。1.2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抗肿瘤治疗,心理因素尤其重要。因为从健康到病人的角色转变,首先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猜疑、孤独等心理活动,若不及时改变以上心理变化,后果极为严重。但是在注重心理护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营养支持护理。因为,心理因素以及肿瘤本身产生抑制食欲而成厌食,患者进食量减少。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便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而致感染。因此,笔者从心理分析及护理和营养支持方面说明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总结15例患者自杀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预防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发生自杀,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和医疗服务;合理用药,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防范,减少患者自杀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