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1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实验组),14例女性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本研究的受试者,在康复程序前、后,对她们进行了运动前(安静时)和运动后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测定,其中包括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功率(TP)和低高频比值(LF/HF)。 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康复程序前安静时VLF、LF、HF和TP均显著降低,而LF/HF显著增高(P<0.01),运动后也有相似的趋势。②与康复程序前相比,12周心脏康复程序后,实验组安静时VLF、LF、HF和TP均有显著增高,LF/HF有所降低(P<0.01和P<0.05);运动后HF显著增高,LF/HF显著降低(P<0.05)。③与安静时相比,康复程序前实验组递增负荷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无显著性改变;康复程序后实验组递增负荷运动后VLF、LF、TP和LF/HF均有显著降低(P<0.01和P<0.05);对照组递增负荷运动后VLF、LF、HF和TP均有显著降低(P<0.01和P<0.05),LF/HF有显著增高(P<0.01)。 结论:12周运动心脏康复程序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安静时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而且对改善一次急性运动后自主神经的均衡性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吸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33例男性冠心病患者,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为了能针对吸烟对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本研究又进一步根据吸烟的数量将吸烟组分为轻度亚组(≤20支/日)和重度亚组(20支/日)[1]。在心脏康复程序前后对他们进行了运动前(安静时)和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后(运动后)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以及辅助指标的测定,其中包括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高频功率比值(LF/HF)、总功率(TP)、心肌缺血(ST段)和心率收缩压双乘积(RPP)。结果:1康复程序前安静时两组患者间的LF、HF、LF/HF、TP、ST段、RPP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2康复程序前运动后两组患者LF、LF/HF、RPP有升高的趋势,HF、TP、ST段有降低的趋势;3康复程序后安静时,与康复前相比两组患者HF和TP有显著性增高(P0.05,P0.01),但吸烟组HF、TP的改善程度小于不吸烟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烟组的重度亚组HF、TP的改善小于轻度亚组,亚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4康复程序后运动后,与康复前相比两组患者HF有显著性增高(P0.05,P0.01),ST段降低显著减少(P0.05),LF/HF、RPP有显著性下降(P0.05,P0.01),吸烟组HF、RPP的改善程度小于不吸烟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烟组的亚组间HF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周运动心脏康复能提高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但是吸烟将降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和心率恢复值(HRR1)的影响。方法:对30例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将其分为两组,变时性功能正常组(G1,n=19,HRR%≥0.8);变时性功能不全组(G2,n=11,HRR%0.8),并测定受试者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HR)、摄氧量(VO2)、ST段下降数值和血压。12周运动康复后再次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和上述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康复程序前相比,12周康复程序后,G1和G2组的VO2peak、HRR1均有显著增加(G1,8%,P0.01;G2,4%,P0.05)、(G1,18.6±3.3—23.8±4.5,P0.01;G2,12.8±4.2—13.7±3.5,P0.05),而G1比G2提高的更加明显。ST段降低显著改善(G1,-0.7±0.5—-0.2±0.5,P0.05;G2,-0.9±0.5—-0.3±0.6,P0.05)。HRR%有显著增加(G1,84.2±2.5—88.9±6.1,P0.05;G2,60.2±8.3—75.8±3.8,P0.05)。结论:12周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包括变时性功能正常者和变时性功能不全者)的运动能力,提高冠心病患者运动时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上述积极作用对变时性功能正常者的体现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以功能恢复目标为导向的多维度康复干预模式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疗效。方法:将4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标准化康复干预,干预组将进行以功能恢复目标为导向的康复干预措施,方案的实施分为目标制定、目标执行、目标反馈三个阶段,出院时进行疗效评价。主要结果指标为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次要结果指标为活动功能达标时间、术后住院时长、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P<0.01),活动功能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住院时长明显缩短(P<0.05),功能独立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心脏瓣膜术后进行以功能恢复目标为导向的多维度康复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出院时的功能活动能力,减少住院时间,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