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细胞免疫学作为现代免疫学的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研究通过测定正常献血员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RBC- C3h RR、 RBC- ICR、 TRR,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全部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均经淋巴结切取活检 ,经病理证实。全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均经骨髓穿刺病理证实。1 .2 一般资料 :正常献血员 30例及 1 999年 1 0月~2 0 0 0年 1 0月在河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化疗间歇期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2.
者女 ,43岁。 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内侧近股根部生长一皮下结节 ,约米粒大 ,红色 ,无痛痒。半年来 ,结节呈进行性增大 ,伴有压疼和局部皮肤瘙痒 ,搔抓后局部皮肤呈暗红色。在外院行皮下结节切除术后于 2 0 0 3年 3月入我院。患者发病后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查体 :一般情况好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右大腿内侧近股根部长约 3cm手术瘢痕 ,局部皮肤暗红 ,其他部位皮肤未见异常。胸部X线及腹部彩超检查未见异常 ;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骨髓涂片为正常骨髓象。皮下结节病理会诊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  相似文献   
3.
我科1987年3月至1990年10月共收治恶性血液病合并浆膜腔积液患者12例,现将其临床及细胞学检查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6~66岁.原发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3例(包括NHL 白血病期2例),何杰金氏病(HD)1例,恶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将 91例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4例 ,化疗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液 5 0mL溶于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10 0~ 2 5 0mL中静脉滴入 ,1次 d ,连用 10~ 14d ;对照组 47例 ,采用单纯化疗。结果发现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胃肠道症状及血液学等毒副作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艾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化疗毒副作用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激光诱导的光动力效应对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及对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以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物的体外净化方法。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观察不同剂量光敏剂 (血卟啉衍生物 ,HPD)经激光照射不同时间后 ,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2、乳腺癌细胞株MCF -7及脐血单个核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单纯光照对 3种细胞均无明显作用 ;单纯加光敏剂对K5 62细胞及MCF -7细胞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 ;激光照射加光敏剂可显著抑制K5 62细胞及MCF -7细胞的生长 ,且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 ,但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则无明显抑制作用。其细胞抑制率依次为K5 62细胞 >MCF -7细胞 >脐血单个核细胞。结论 激光诱导的光动力效应可能为恶性血液病或实体瘤患者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体外净化提供简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98 8年Mamsay等[1] 最初报道 5例 ,描述为一种异常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呈弥漫性、单形性变化 ,其细胞组成为大量反应性T淋巴细胞及少量肿瘤性B细胞 ,并将其命名为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 (TCRBCL)。以后国内外有相关报道 ,发现与其它恶性淋巴瘤相比TCRBCL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临床特点1 1 一般情况 由于文献多为个案或小组报道 ,本病的准确发病率现在还不清楚。但有报道其约占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 15 % [2 ] 。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最小的年龄 2岁 ,最大为 92岁 ,一般认为中老年多见…  相似文献   
7.
于晓明  高玉环  刁兰萍 《临床荟萃》2008,23(13):926-929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2578C/A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VEGF-2578C/A基因多态性与NHL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NHL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VEGF-2578C/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VEGF-2578C/A基因多态性在NHL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NHL患者临床参数进行分层分析,骨髓浸润组A等位基因低于无骨髓浸润组(20.3%vs 27.9%,P<0.01或<0.05)。骨髓浸润组携带C/A或C/A A/A基因型者低于无骨髓浸润组(31.4%vs 43.4%,36.0%vs49.6%,均P<0.01)。结论VEGF-2578CA或CA AA基因型NHL患者发生骨髓浸润的可能性较低;-2578 A等位基因与减少骨髓浸润相关。-2578C/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检测可能对判断NHL患者疾病侵袭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2例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MMP-2-1306C/T、-735C/T和TIMP-2-418G/C 3个SNPs的基因型。结果①MMP-2-1306C/T和-735C/T的TT基因型及TIMP-2-418G/C的CG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升高,分别为69.44%、59.82%和48.04%,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105,P=0.297,P=0.203)。②MMP-2-1306C/T、-735C/T和TIMP-2-418G/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骨髓浸润无显著相关(P>0.05)。③年龄≤60岁患者-1306C/T的CC+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OR值分别为2.257(95%CI=1.031~4.942;P=0.038)和0.461(95%CI=0.260~0.812;P=0.006)。④年龄≤60岁非高危患者-418G/C的GG+CG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高危患者(OR=2.520;95%CI=1.089~5.829;P=0.028),年龄>60岁非高危组患者-1306C/T的T等位基因分布较高危组患者显著增高(OR=0.171;95%CI=0.046~0.634;P=0.005)。⑤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的-735C/T的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OR=0.558;95%CI=0.329~0.947;P=0.029)。⑥有B症状的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1306C/T的T等位基因分布较无B症状患者显著增高(OR=1.796;95%CI=1.127~2.861;P=0.013)。⑦肿瘤起源于淋巴结患者-418G/C的GG+CG基因型分布频率较起源于淋巴结外的患者显著增高(OR=0.539;95%CI=0.293~0.991;P=0.046)。⑧MMP-2-1306 C/T、-735C/T和TIMP-2-418G/C 3个SNPs的基因型分布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3年总生存无显著相关(Log-rank检验,P>0.05)。结论 MMP-2和TIMP-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9.
0 引言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1],原发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患者由于原发病及化、放疗所致的免疫力低下易合并医院内感染.我们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医院内感染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化疗期间医院内感染特点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针对人B淋巴细胞表面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目前广泛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近年随着国内利妥昔单抗应用的逐渐增多,一些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科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