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患者男,22岁,无明显诱因咳嗽、痰中带血1周,起初干咳,后咳痰并痰中带血,偶咯出少量暗红色血液;无发热、盗汗、乏力,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平素体健,无家族病史。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右肺下叶闻及细湿啰音。胸部增强CT:右肺下叶基底段见片状磨玻璃影,内见直径约8mm粗大供血动脉自腹腔干发出;支气管树分支及肺发育正常,未见隔离肺(图1A^1C)。肺动脉CTA示右下肺基底段动脉部分缺如(图1D),考虑为右下肺异常体动脉供血并周围肺组织肺泡出血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度中心度(DC)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功能网络局部DC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28例RRMS患者(RRMS组)与2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R-fMRI)扫描及扩展残疾量表(EDSS)、进步式听觉累加测试(PASAT)和修正的疲劳影响尺度(MFIS)评分,在Matlab平台上采用基于体素的DC(阈值为0.25)方法分析R-fMRI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组间参数,对RRMS组差异脑区的DC值分别与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RMS组双侧楔前叶、双侧颞下回、双侧内侧前额叶、左侧额上回、小脑前叶DC值明显增高,双侧前扣带回、双侧顶下小叶、双侧楔叶、双侧尾状核DC值显著减低(P<0.05,AlphaSim校正);右侧顶下小叶DC值与PASAT评分呈负相关(r=-0.443,P=0.018),与MFIS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02)。结论 RRMS患者存在DC异常改变,且右侧顶下小叶DC值与认知功能下降及易感疲劳相关,表明DC改变是导致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龚洪翰  周福庆  王博  陈琪  黄素华  姜建  况红妹 《江西医药》2012,47(12):1052-1054
目的 采用fMRI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组,各12只.采用多因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进行造模,通过开场试验测试大鼠行为能力,并测定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低频振幅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组大鼠在应激后即刻在新环境中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显著降低(P<0.05);并且慢性应激组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低频振幅(P<0.05).停止应激后1周,应激大鼠的各项指标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慢性应激可以引起大鼠明显的开场行为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与前额叶和海马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况红妹  龚洪翰  彭德昌  张春   《放射学实践》2014,29(2):166-16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0例PSH患者,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47~68岁,平均57.6岁。10例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例仅行CT平扫,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部位:右肺3例,其中上叶1例,中叶2例;左肺7例,其中上叶4例,下叶3例。病灶形态:10例均为圆形、类圆形肺内肿块或结节,境界清晰.分叶不明显(4例有浅分叶)、无毛刺、胸膜牵拉凹陷、卫星病灶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病灶大小:均为单发,最大径1.7~5.1cm,其中〈3cm者6例。病灶密度:CT平扫4例密度较均匀,6例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区,4例见点状或粗大点片状钙化;CT增强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6例,9例中7僻呈延迟强化。特征性的征象:空气新月征1例、贴边血管征10例、尾征3例、晕征7例。结论: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尾征、晕征等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sH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 CT、MRI 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 CT、MRI 表现,并与病理各亚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例中,16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腹腔。肿块平均最大径约17 cm,其中分化良好型7例,CT、MRI 大多以脂肪密度为主,增强后轻度强化,1例硬化型含大量斑片状钙化,1例硬化型无脂肪成分,3例为多发病灶。黏液型5例,CT、MRI 表现为囊性密度及信号,增强后可见云絮状、网格状轻中度强化。去分化型2例,脂肪和软组织混杂,两者分界清楚,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混合型 3例,具有以上各型影像学表现,2例不含脂肪成分。结论脂肪肉瘤病理亚型多样,各亚型 CT、MRI 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图论衍生的成本整合(CI)分析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默认网络(DMN)亚区间(内)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采集24例处于缓解期的RRMS患者及相同数量健康对照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和高分辨率T1WI数据.R-fMRI数据处理助手(DPARSFA)基于Matlab2012a平台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DMN核心和双侧亚系统区20个感兴趣区信号,Pearson相关计算功能连接系数为边,计算并比较两组维持网络不碎裂条件下,DMN亚区间(内)的CI值的改变,及与临床参数如临床扩展残疾量表(EDSS)、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评分(PASAT)、脑实质分数(BPF)、T2WI可见病灶体积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最小网络密度(Dmin)条件下,RRMS患者DMN功能网络左侧颞中叶(MTL)亚系统区成本整合(0.80 vs.0.30)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06),且和BPF之间呈负相关(r=-0.414,P=0.045).结论 处于缓解期的RRMS患者,存在和脑萎缩相关的DMN亚区成本整合增高改变.该方法为理解疾病状态下的功能整合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8.
颅颈交界处是指头颅与颈部的过渡区域,主要解剖结构包括枕骨、寰椎、枢榷及各种韧带等,由于强健的韧带维系和灵活的骨性关节结构,颅颈交界处的损伤临床少见,但并不罕见,多由车祸或高空坠落造成,且多在现场立即死亡,能够存活来诊者寥寥无几. 颅颈交界处涉及3组关节及9条韧带.3组关节是寰枕关节、寰齿关节和椎间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后两者均属寰枢关节;9条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十字韧带(包括横部和竖部,横部又称寰横韧带)、顶盖膜、寰齿韧带、翼韧带、齿状尖韧带、前枕寰膜、后寰枕膜和项韧带.当作用力来得突然而迅猛,力量集中时,则可引起此处损伤,包括骨质的损伤(骨折)、韧带的损伤(脱位)或复合伤等.  相似文献   
9.
肋骨骨折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由于各种主客观、内外在因素的影响,有时不明显或特殊的骨折不易被发现,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引起了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何尽早做出正确的诊断,本人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归纳并分析了肋骨骨折的漏、误诊原因,介绍如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