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1组35例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2组26例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24月,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移植片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1组病例术后7例(20%)1~2周内有结膜水肿增厚,1例(2·8%)12月内复发;2组病例术后12(46%)例出现结膜充血水肿,3例(11·8%)6月内复发;全部患者无术后睑球粘连。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或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入院治疗的120例早产新生儿,早产儿通过随机分配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的早产儿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早期护理干预,即进行每天两次20分钟的按摩。从干预的第1天到第4天记录经皮胆红素和新生儿排泄的计数,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与经皮胆红素水平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排便次数更多,且经皮胆红素水平较低。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控制早产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同时可以延缓对光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眼病,常规手术效果不理想。作者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调整缝线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设为观察组)和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老年人(设为对照组)。按照《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中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标准,将观察组分为单纯DM组(n=33)和DN组(n=27)。对患者HbA1c、血清C肽水平进行检测。分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纯DM组和DN组的HbA1c、血清C肽水平予以比较,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bA1c联合血清C肽评估老年DN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HbA1c水平较高,血清C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HbA1c、血清C肽水平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分析,采用HbA1c、血清C肽联合检测DN的AUC值最高,为0.978,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6...  相似文献   
5.
徐东  祝宏英  俞萍萍  邵毓  杨立 《浙江医学》2019,41(10):1067-1069
目的观察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物理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MGD患者152例(304眼),给予人工泪液药物滴眼治疗后接受睑缘清洁、局部热敷和眼睑按摩等物理治疗。观察并比较轻、中、重度MGD患者物理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2例(304眼)MGD患者物理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有67眼,占总眼数的22.04%。其中异物感45眼,干涩感16眼,瘙痒8眼,疼痛4眼,眼睑瘀青2眼,红肿4眼,诱发睑腺炎或睑板腺囊肿感染3眼,结膜炎加重4眼,结膜下出血6眼,角膜损伤2眼,结膜囊分泌物增多35眼。轻、中、重度MGD患者眼睑瘀青、角膜损伤、发生睑腺炎症或囊肿感染、疼痛、眼睑红肿、结膜下出血、瘙痒、干涩感等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结膜囊分泌物增多、异物感发生率在中、重度MGD患者中的发生率均高于在轻度MGD患者中的发生率(均P<0.05)。结论中、重度MGD患者物理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结膜囊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并发症。操作者掌握MGD物理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手法轻柔得当可避免和减轻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伴发视网膜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临床对比研究方法.临床确诊为SLE的9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视网膜病变组(阳性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阴性组).其中,阳性组23例32只眼,阴性组74例148只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SLE患者中视网膜病变阳性率为23.7%.阳性组中17例22只眼视网膜可见不同程度的棉绒斑、出血、静脉纡曲扩张、动脉痉挛、微动脉瘤、硬性渗出,占阳性例数的73.9%其余6例10只眼以视网膜大血管阻塞为主要表现,占阳性例数的26.1%.阳性组患者皮疹、皮肤血管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补体C3下降、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的发生率较阴性组患者高,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206,6.987,7.824,8.581,6.599;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之间年龄、病程、黏膜溃疡、关节炎、发热、头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血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抗核抗体(A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0.063;x2 =0.135,0.046,0.176,0.002,0.036,0.113,0.053,0.032,0.012,0.000,0.004;P>0.05).[结论]伴发视网膜病变的SLE患者眼底主要表现为静脉纡曲扩张、棉绒斑和视网膜大血管阻塞.皮疹、皮肤血管炎、ESR升高、补体C3下降、抗ds-DNA抗体阳性是伴发视网膜病变的SLE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7.
弱视,特别是屈光不正性弱视是儿童眼科常见病之一,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尤为重要,作者自1997年开始,探索计算机辅助的综合性儿童弱视治疗模式,设计开发成功儿童视功能诊断和训练软件系统,通过临床验证和医疗器械注册鉴定(医疗器械注册号:浙药管械(试)字2001第2030156号).现将其应用于治疗低幼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进行性严重损害视功能的致盲眼病.目前治疗DR最常用的方法是视网膜光凝,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采用中药联合激光的方法治疗DR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实验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实验组给予发展性照顾,记录2组早产儿奶量、体质量增长速度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入院时、7 d、14 d早产儿常规组进奶量分别为(28.20±9.33)mL、(187.13±50.87)mL、(343.27±61.39)mL,实验组早产儿进奶量分别为(28.70±8.23)mL、(238.83±49.00)mL、(437.40±61.28)mL,7 d、14 d实验组进奶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实验组(9.07±2.05)d,常规组(12.0±1.97)d,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实验组10%,常规组27%,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及体质量增长,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视疲劳调查量表调查调节性视疲劳患者的视疲劳情况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异,评价其在该人群中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

方法:对112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就诊及线上招募的调节性视疲劳患者,使用视疲劳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再随机抽取48例调查对象于1wk后重测,采用多种信度、效度及反应度指标对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量表条目的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分半信度系数为0.86; 量表总分的重复测量相关系数为0.74,前后无差异(P>0.05);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结构模型绝对拟合指数χ2/df<2.0,RMSEA=0.08; 相关分析中各维度总分和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0、0.83; 标准关联效度分析显示组间有差异(P<0.01)。反应度分析显示治疗前后有差异(P<0.01)。

结论:ASS量表用于调节性视疲劳的临床评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是视疲劳人群临床研究或筛检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